等等,事情也不大。
不就是自建軍制嗎
不就是相當于郡守多招收了幾個私人從事嗎
竟然誣陷明公謀反,這還得了
于是撫兵曹立刻通過秘密渠道,投遞過去信件。
將事情簡單描寫一下。
聞人升當天晚上就看到了。
他笑了笑。
不過還是將這事交給自己的參謀團去處理。
也就是他身邊那些學生們。
“明公,這事看似是小,實際上卻反應出,下層民心安定,中上層心思浮動,因為大家不知明公將要做何大事啊。”學生甲說道。
“是啊,宮兄說的是,明公不得不察。”學生乙跟著道。
其實他們難道不知道聞人升想要聚眾謀反
但他們又覺得漢室也快完蛋了,是該有新主人了。
這可不是一人這樣想,而是很多人,上到世家大族,下到黎民百姓,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都這樣認為的。
要不然為啥袁家要開始二袁的布局,一北一南。
為啥后來曹操稱王,反對者也不是太多。
為啥袁術敢公然稱帝
造反的更加是比比皆是。
現在聞人升是做著造反的準備,又沒有明說,下層百姓只覺得日子越過越好,自然是不會多想。
但有仕途追求者,就會思考到底何去何從
是造反,還是求招安,還是安定一地
現在也是考驗聞人升的時候。
有了根基,就要提出正字目標。
這才能夠安定人心,將眾人團結起來。
他要走誰的路線
當然是朱元璋的。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他說完九字之后,眾人頓時恍然。
“明公大才,人所不及也。”
“明公此言,振聾發聵,讓學生等深受警醒。”
“明公胸懷宇宙,腹藏星河,世人難能比之萬一。”
此時,這些心腹們都拜服在地。
收取人心,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給糧食、給俸祿、給出路。
以此作為過濾器,愿意安穩留下來的就留下來,不愿意留下來的就走人,反對者就殺掉。
建體立制,賞罰分明,體系嚴整,自我復制,自我擴大,自然而然地就能推著主君向前走。
現在聞人升就在山中是說一不二的。
他靠的不是武力,不是魅力,而是智慧,能引領眾人,能讓眾學生拜服的智慧。
任何一個時代,導師這兩個字就天然意味著首領。
眾人一開始不知該如何解決糧草,他解決了。
眾人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行軍打仗,他又解決了。
眾人又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和漢室關系,他還是解決了。
一個個問題的解決,就代表著一層層的威望,一層層的光環。
即便有劉備這樣的人想要背離,但更多的人,更多中庸者還是想要跟隨的。
畢竟出山后,你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