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川荀家多賢人,只是路途有些遙遠,黃巾剛滅,賊人遍地,危險得很。”崔家家主當然不會真去,他說出來就是要讓崔成去的。
“晚輩不才,愿意為家主跑這一遭。”
“好,事不宜遲,那太行山人與日俱增,我預料他出山就在幾年之內,你今天下午就走,我給你備十名護衛,20匹好馬。”崔家家主說道。
崔成立刻拜道“遵主命。”
很快,崔成就上路了。
一路跋涉,路上的確遇到幾次賊寇,全靠馬好、有好向導才得以逃脫。
最后終于來到了穎川。
穎川也在鬧黃巾。
剛剛平息。
好在荀家沒出大事。
在一處旅店住下后,然后投了帖子,等待對方回帖。
對方回得很快,次日一早他們就去拜見了。
在待客室談了一陣后,荀家人就請對方進入密室。
密室中有三人。
一是荀彧,二是荀諶。
將來一個投曹,一個投袁。
他們再過幾年就要入朝,此時都在家中。
將來肯定也入不得朝,不得不說,這就是聞人升必然要引發的蝴蝶效應。
總之,明眼人太多了。
尤其是漢末,臣擇君,君擇臣,雙向奔赴。
荀家人才眾多,各有選擇。
說他們是有意的也好,無意的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選對了,家世傳下去了。
聞人升的悄悄崛起,雖然只有十個月,雖然目前還處于萌芽中,仍然引來了諸多關注。
畢竟他的崛起實在與眾不同。
而且又是俯視京畿之地。
關注天下大勢的眾多世家,自然會注意到他這一股勢力。
“其人勢已經成,難以撼動。”荀諶搖頭道,“不需五年,冀州之地,河北所在,必歸其所有。”
荀家家主微笑著摸著胡須,不發一言。
相比自家的千里馬,清河崔家空有名望,沒有幾人可稱超世俊杰。
“其人之才,實在不知所出,觀其治政理軍,皆成體系,其人二十不到,若非妖孽,即為天賜。”荀彧疑惑道。
他自問自己也是才華橫溢,擅長治民,但和這位太行山人一比,從那些商旅中得知的消息,從自家族人中得到的消息,綜合起來一看,他那些手段,只是一個學童而已。
此時的學者們,還遠遠沒有被禁錮思想。
就像諸葛亮,從來不歧視商旅,也大力發展蜀國紡織業,作為軍需。
實用第一。
這也是諸子百家最后一個能發揮光芒的大時代了。
漢代尊儒學,但并不獨尊,漢家自有制度,以王霸道雜之。
“難道就無法可制我觀其人行徑,是要刨我望族之根,世家之基也。”崔成不甘心道。
荀彧搖搖頭“何為望族三代好學成之。人與人不同,族與族不同,太行山人不過廣施教化,好學之族,上進之人,自然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