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射擊、肉搏,體能,耐力技能都點滿了。
他們平時享受著最高的待遇,內斗也牽扯不到他們,一直專業作戰。
聞人升同樣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武力。
那就要搞降維打擊。
利用海運和河運建立大規模的物流體系,以此建立優勢兵種,這才能碾壓對手。
以船作為騎,敗者上船逃走,勝者攻城略地。
最可惜的就是鄭成功,壽命39歲就死了,他雖然在應天下慘敗過一次,但后來還是有能力繼續挽回的,因為他有戰略優勢。
他的海軍是絕對強大,擁有海上絕對的優勢。
他復臺成功。
清朝要到康熙年間才能打敗已經衰退很多的鄭家水師,那時候鄭成功已經死了20年了。
那時候鄭家內部混亂不堪,實在是沒法打了。
另外一個關鍵的還是他爹,鄭芝龍,畢竟只是海商出身,不是一個族群,沒有一個明確目標,導致大好局面拱手送人。
鄭成功能看到收復臺,來作為根據地,戰略眼光就強出他爹十倍不止。
后世名聲更加強出千倍了。
聞人升確定自己發展方向后,就開始繼續支持王巡撫,同時尋找位于江南之地的巡撫。
那就是建福一地的巡撫。
最適合他去投靠了。
最好是王巡撫換過去。
想到這里,聞人升覺得時不我待。
這一天,他就去找到王巡撫。
“撫臺大人,可想立復土之大功”他直接問道。
“哦,不可擅自開邊釁,皇上只會惱怒。”王巡撫現在剛剛清理田畝,得到嘉獎,以后成為總督有望,或者返回京中,擔任六部之一的首腦,當然不想再折騰大事。
聞人升也注意到了這就是許多大明官僚的弊端。
有了功績就不想繼續前進了。
他們往往樂于悠閑度日,而不是辛苦操勞。
這王巡撫還是想干點事的,這才找了個軟柿子捏了捏。
就這也差點扎手,幸好他提前將那個吳巡按給趕走了。
不然的話,問題就麻煩了。
“世侄所說的并非此地,而是東南一地巡撫,在那里有紅毛人,占據我方海島,然而經久未收復,據我觀察紅毛之人人手太少,只要以小船眾人圍困,紅毛人必然會退卻,如此復土大功,足以勝任一部尚書。”聞人升直接說道。
王巡撫心動了。
“即便失敗,遠離此西北苦寒危險之地,也是好事。”聞人升又跟著道。
王巡撫徹底明白了。
他決定干了。
于是開始發動京中力量,加上自己之前立下的功勞。
于是一月之后,順利轉成建福巡撫。
而聞人升自然隨行。
他隨行之時,命令投靠他的十三個商家,打包家卷老小,一并上路。
有人自然不想。
不想破家就不跟。
聞人升可不會慣著他們。
既然投靠自己,哪有這樣簡單的好事
他要用軍法管理投靠自己的商家。
就像滿清一樣,就是靠著野蠻殘酷的軍法,外加能吃飽能強擄,這才維持了一只有戰斗力的披甲人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