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這件事,少裝6個LIDAR傳感器要少花多少錢,優步算的比誰都精。
當然,他們事后也傻逼了。
…………
此時展覽館里人山人海,來自全球各地的采購商及游客,在多達10萬㎡的場館內參觀著。
而一直被全球矚目的天義科技,自然也成為了此次展覽會上的焦點。
此時58號數百平方的展覽廳外,圍了很多人,光傳感器6名長相甜美的講解員,正在給客人們介紹“光探測3.0版傳感器”。
“我們天義激光傳感器,掃描頻率為174.5HZ,每秒可以掃描3D數據點220萬個……”
其中一名黑直發女孩,拿著一個跟爽身粉差不多大小的黑色圓盒介紹到。
聽到天義光探測傳感器的3D信息采集量高達220萬,現場圍觀人群露出震驚的神色,紛紛開口詢問。
“小姑娘,你沒有騙我們?”
“這不可能。Velodyne公司生產的HDL-32E傳感器每秒也不過才70萬數據點,這豈不是說,你們這種傳感器比HDL-32E敏銳3倍?”
“是啊!全球模型傳感器目前也才剛剛達到180萬數據點。”
“……”
面對眾多國內外廠商的質詢,穿著白襯衫、職業套裙的女孩不急不緩道:“大家請看我手邊這臺檢測儀,它是芬蘭……”
3分鐘后,當檢測儀上清清楚楚顯示出220萬個掃描數據點后,眾多汽車廠商還是不相信。
掃描多少數據點只能證明你家生產的傳感器,在全球同類產品中的靈敏度;
但是真正決定無人駕駛安不安全在于,處理器能不能在瞬間完成這么大的信息量分析,并且做出正確的預判?
如果這些做不到,等同于炒概念。
其中一位亞籍中年人,用拗口的中文問道:“小姑娘,你們有沒有進行綜合駕駛測試啊?”
“不好意思先生,這款光C-1型探測器才剛剛面世沒多久,目前只進行到內場測試。”
聽到這話,眾人因為每秒掃描220萬數據點產生的震撼,瞬間平息了下去。
“內場測試”只是漂亮話,簡單點說就是實驗數據。
實驗數據跟路面駕駛完全是兩碼事,路面上充滿太多不確定因素。
沒有進行過綜合駕駛測試的傳感器,那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眾人用聽了一會,天義此次帶來的六款同類型不同HZ的光探測傳感器,都沒有進行過綜合場地測試,頓時興趣缺缺。
“畢竟不是專業搞車用傳感器的,還是太想當然了啊!”
“嗯!這么大的信息采集量,就算真做成了,價格恐怕也會非常昂貴,短期內無法實現量產。”
“走吧,去大華那邊看看,聽說他們上個月研制出一款直接搭載于ADAS的傳感器……”
很快圍觀的大廠商便離開,向其他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傳感器生產廠家的展示廳走去。
不過還是有幾位廠家代表留了下來。
“小姑娘你好,我是吉利的廠代表,我有些問題想咨詢一下你們的工程師,麻煩你幫我通知一下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