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和李東陽也對視了一眼,也是駭然。
“卿家們看看吧,看看這個王軾丑惡到了何等地步。”
宦官嚇得大氣不敢出,忙取了捷報,先送到了劉健的手上,劉健只匆匆的掃視了一眼,臉色頓時白了,隨即,重重的嘆了口氣。
李東陽和謝遷傳閱之后,表情也都凝重起來。
弘治皇帝站了起來,背著手道:“你們說,這王軾為何冒功?”
“只怕……”劉健是何等人,內閣首輔大學士,歷經數朝,什么世面沒有見過?他搖搖頭道:“先皇帝在的時候,若是發生了叛亂,一旦官軍進剿不利,為了防止朝廷追究,便上書告捷,無中生有出一個勝利,不只如此,還借此邀功,同時又買通先皇帝所信任的方士,或是想盡辦法巴結貴妃,使先皇帝誤信……”
“不錯。”弘治皇帝冷哼一聲:“真是可怕啊,朕對王軾,何等的倚重,萬萬料不到他進剿不利,竟是拿出這么一個可笑的捷報來搪塞朕,他當朕是糊涂了嗎?將朕當做了先皇帝?”
弘治皇帝氣得青筋暴出:“三千人斬首了五千,那么,他們面對的是多少的賊軍?拔寨數十,這可能嗎?叛軍若是有這樣好對付,那此前數萬大軍,為何屢屢受挫?三千人若能解決,部署在云貴的十萬大軍,要之何用?”
這每一個疑問,其實都是正常的思維和邏輯,畢竟弘治皇帝又不傻。
劉健心里也是嘆息,只是寬慰道:“陛下息怒,此事……未必是陛下所想的這般。”
“不是朕想的這般,還是那般?難道朕不會算數,朕當真昏聵到連捷報的真假都看不出嗎?”
正說著,外頭又有人道:“陛下,奴婢求見。”
這是蕭敬的聲音。
弘治皇帝記得蕭敬昨天值夜,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沒有睡下。
本來弘治皇帝就大怒,現在一聽,更沒有好臉色了,冷冷的道:“進來。”
蕭敬微微顫顫地入閣,一見陛下勃然大怒的樣子,便什么都明白了,他卻是微微一笑,拜下道:“老奴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弘治皇帝皺眉,死死地盯著蕭敬,想要發作。
蕭敬隨即取出了奏報,毫不耽誤的道:“稟陛下,貴州中官楊雄傳來捷報,貴州大捷,陛下洪福齊天,大明盛世永昌哪。”
還有奏報?
是中官楊雄?
弘治皇帝呆住了,楊雄是宮里的人,居然也勾結了王軾作假?
這似乎不對,王軾作假,可以理解為冒功,可楊雄一個太監,乃是宮里的人,為何要冒險和王軾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一股疑團頓時在弘治皇帝的心底生了出來,或許……是被王軾收買了?
弘治皇帝上前取了捷報,低頭看了一眼,里頭的內容,竟是和王軾的奏報差不多。
他依舊沉著臉,卻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到底……怎么回事。
他可以不信王軾,也可以不相信楊雄,可是兩個人在一起,難道都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