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到了后來,這西山,便經常有讀書人出入了。
方繼藩瞄準了商機,在學堂邊上搭了一個茶肆,里頭賣茶,也賣酒,讀書人的錢嘛,不賺白不賺,又有鑒于讀書人總有一些高雅愛好的傳統,方繼藩甚至想開一座青樓,讓他們在辯論和聽課之余,來此銷金。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即逝,因為方繼藩是個有道德的人,他的三觀,無法容忍此等污穢不堪的東西,便是想一想,都覺得渾身戰栗顫抖。
西山酒樓前掛起了旗幡,微風一過便翩翩飛舞,很是惹人眼。
更讓人滿意的是,這酒樓生意竟還不錯。
雖然王守仁是吃過晚飯時才匆匆坐轎來,可這四鄉八里的讀書人,若來旁聽的,便愿意提早來,閑來無事,就在茶肆里吃茶喝酒,相互討教。
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王守仁的,是來真正愿意學習,又或者是為了來砸場子,想要聽聽這傳聞中的離經叛道之言如何可笑的,可至少,讀書人還是文明的,有爭議都是用嘴來解決。
到了放學的間隙,一群學童便挎著粗布的書包,一群人涌入酒樓里。
作為西山第一個店鋪,西山酒樓承擔了很多的功能,比如,它賣糖葫蘆,而且還有番薯制成的紅薯干,不只如此,還專門預備了給讀書人下茶下酒的干果。
一群半大的孩子,擁簇著酒樓的高柜下,腦袋只從柜上露出小半個額頭。
大的孩子在前,小的孩子不安的在后頭張望著。
酒肆的掌柜叫朱貴,從前是礦工,后來因為工傷,瘸了腿,便被分派了這清閑的差事,他略懂幾個字,又粗通一些算數,現在已經能熟練的用算盤了。
他不得不身子趴著,前傾,才能看到那高柜之后,一張張孩子的臉。
許杰最高大,早就搜集了銅錢,很努力的將手舉高,努力的使自己很有氣勢的將三文錢拍在柜臺上,豪氣的開口:“一百條薯干!”
“……”朱貴瞇著眼,朝徐杰輕輕搖頭:“三文,你們不如去搶,走走走。”
許杰開始齜牙,很是不滿的盯著朱貴看,一副當真是山大王的樣子。
一旁的張小虎也爆出自己的小虎牙,兇神惡煞。
烏壓壓的學童們挺著胸,個個怒目。
朱貴見柜臺前氣勢滂沱的小學童們,不禁搖頭苦笑。
“昨日還拿了五文呢,今日只給三文,哎哎哎,我得和恩公說才好。”眼看著進酒樓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他繼續搖頭。
“好好好,下不為例了。”
接著他便朝自己身后的伙計說道。
“老五,去稱兩斤薯干來……”
一群學童得了薯干,許杰將其揣入書包里,領著一幫孩子歡呼雀躍的去了。
一個個頭小的學童走得急,被門檻給絆倒,嗚哇一聲滔滔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