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讀書是對外的說法,畢竟總不能說是在家吃干飯吧,雖然這書一讀就已讀了三十三年,現在劉杰已年屆四十了。
讓劉杰去布置一番,只幾個轎夫,一個隨員,還有劉杰跟著,一行人匆匆的出城至西山!
這西山幾乎已有一個小集鎮的規模了,雖是明日便是中秋,按理來說,現在許多人已經歸家團圓,可在這西山,居然還是很熱鬧,來的讀書人很多,有六七十個。
大家聚在一起,竟有兩個年輕的進士,是在職的官員,還有十幾個舉人,也有為數不少的秀才。
現在來這兒的讀書人不少,有的在聽了王守仁的教授之后,欣喜若狂的,也有的是氣不過王守仁抨擊朱夫子,是來找茬的。
今日因為沐休,聽說那位王先生不必去當值,所以清早就會來,因而不少人翹首以盼。
劉健乃內閣首輔,高高在上,認得他的人并不多,他一身尋常的綸巾帽和儒衫,若不注意,還真難有人注意他。
看著這里熱鬧,劉健面帶微笑,忍不住朝一旁的劉杰道:“真想不到啊,為父數年前也來過西山,是清查皇庒丈量之事,那時候,這里理應是荒地吧,后來賜給了壽寧侯,那時怎么也沒想到……這里有一天竟會成了京郊江南。”
他正待前行,到人堆里去看看,卻是一下子駐足了,因為遠遠的,他看到了一個老熟人。
那……那竟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今兒居然也來了……
劉健便沒有繼續靠近了。
心里嘆息,這太子殿下總往這兒跑,確實有失體統啊。
可朱厚照卻顯得很有精神,他也一身讀書人打扮,穿梭在人堆里,外圍,是一群喬裝的侍衛警惕著,生怕有個好歹。
有讀書人見了朱厚照年輕,便問:“兄臺,敢問高姓大名。”
讀書人嘛,就愛寒暄。
“本……我叫朱壽。”
朱壽……沒聽說過……
“原來是朱賢弟,失敬,失敬。”
朱厚照現在也學會了行禮了,朝那讀書人笑著作揖道:“慚愧,慚愧。”
接著便是寒暄,朱厚照開始說起自己的身世,家里供他讀書啊,父親嚴厲啊,好不容易中了秀才啊,諸如此類。
他似乎很得意,自己一臉誠摯的表情,說出這些聲情并茂的故事時,能感染到這些書呆子,心里偷偷的樂,愉快極了。
“不知朱賢弟院試時,治的是何經典?”
“啥!”朱厚照懵了。
什么叫治經典……院試,他倒是聽說過的。
“就是五經,治的哪部經……”
“……”朱厚照心里開始罵了,哪個狗娘養的折騰出來的科舉,竟這樣復雜,什么叫治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