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他如往常一樣上值,閑來無事,可是當一個書吏急匆匆的將泉州來的奏報,送到他的案頭時……
他的眉頭深深的擰起來了!
只見上面書寫著:“泉州知府王青稟奏:近日于外海,有海路巡檢查得海上有水手漂浮于殘船舢板,其人已在海上漂泊數日,巡檢將其營救上案,方知兵部船隊于海外數百里處……”
船隊覆沒!
等到馬文升詳盡的看完了奏報之后,頓時打了個寒顫。
竟是整個兵部船隊,直接覆沒!
他們按照原定的航海線路,一路向南,本是打算沿著安南國的海岸南行,再到占城歇腳。
根據那個被營救的船員奏報,他們的船隊在出海數日之后,便遭遇了擱淺,原本海圖上標注的航線完全錯誤,本該會有淡水的海島,竟無淡水,以至淡水不足,而原本不該出現的暗礁出現了。
于是乎,海船被暗礁擊穿,兩艘海船破損嚴重,剩余的一艘海船進退維谷,打算一路向西,用這僅用的淡水維持著船上人員的最低補給抵達安南國所在的一處島嶼,可惜……
那輿圖上的島嶼竟是根本就不存在,到了這時,他們不得不選擇立即返航。
可惜……顯然已經遲了。
沒有修整,沒有淡水,船上的糧食也吃了個空,船隊中開始爆發了疾病,一群心生不滿的水手開始作亂,船隊中的千戶官被殺,某些忠心于千戶的水手連忙尋了舢板,跳下海里。
那個僥幸的船員,便依靠著這舢板在海中飄蕩了數日,等到海路巡檢在近海發現時,此人已是奄奄一息了。
泉州知府在得知了情況之后,心知事關重大。
一支船隊,數百人員,全軍覆沒啊!
這是何等重要的事。
而覆滅的結果……竟只是因為區區海圖中的錯誤。
本該可以靠岸修整的海島,居然沒有淡水;本應當出現的島嶼,沒有出現,本不可能出現暗礁的海域,居然暗礁密布。
在汪洋之上,輿圖上哪怕只是一個錯誤,都可能會對一支船隊帶來厄運,何況還是錯誤頻發,這樣的輿圖,直接葬送一支船隊。
于是乎,立即百里加急,飛快報來兵部。
馬文升看了奏報,久久難以恢復平靜。
兵部所存的輿圖和資料,竟是錯的一塌糊涂。
他甚至在腦海里想,若不是這一次有船隊先行勘探,那么覆滅的就是不是這小小的船隊了,而是……
黃豆大的冷汗自他的額上冒了出來,而后馬文升暴怒道:“查,給本官一查到底,當初是誰抄錄的輿圖,所有抄錄、核驗、撰寫、編錄的官吏,無論今日他們身居何職,是否已致士回鄉,都給本官查個水落石出。”
問題顯而易見了。
三寶太監靠著一次次下西洋才摸索出來的航線,以及繪制出來的輿圖,肯定不會有錯的,否則,七下西洋,怎么就沒出事?
當初封存的時候,也沒有錯。
那么唯一出錯的地方,自然就是在兵部保管、封存、重新抄錄的問題上,成化年間的那一次重新謄寫、抄錄,錯漏百處,敷衍了事到了如此地步,這么多人經手,居然沒有一個人指出問題,這才導致了這一次巨大的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