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人的性命啊,甚至還搭進去了兵部所有能動用的海船。
而更可怕的是,既然眼下的輿圖和資料都錯漏百處,那么……一切都要重新摸索!
可是下西洋已經迫在眉睫了,這……又得要耽誤多少時候,要費多少功夫,要犧牲多少人力物力。
“方繼藩真是……烏鴉嘴啊……”馬文升揪著自己心口氣呼呼的大罵道。
怎么就又被他說中了呢?
他面帶猙獰地道:“查個底朝天,倘若當初經手的人,即便現在人在內閣,也要查出來!”
事情嚴重至此,損失慘重,怎么不令他揪心。
隨即,他又拿起了奏報,定定地看著,像是在思索著什么,只是很明顯的,臉色久久的一片慘然,眼眸里陰暗不明,好半響后,突的道:“去內閣,去內閣!”
…………
馬文升已經沒臉坐轎子去午門了,真的丟不起這個人啊,雖然犯錯的,極有可能是成化年間那些兵部的官吏,和他并沒有直接關系,可這終究是兵部巨大的疏失。
這就難怪了。
難怪當初爭論下海的時候,前任的兵部尚書雖是力主下海,可是兵部之中,以劉大夏為首的一批官吏卻是極力反對,原來……
這里頭竟還有這等蹊蹺!想來……當初抄錄的時候,根本沒有人將這些輿圖和資料當一回事,每一個人都認為朝廷海禁已是國策,大明再不可能下海,既然不可能再下西洋,那么這些資料和輿圖,雖還需按規矩重新謄寫和保存,卻沒人上心了,所有經手的人,居然都在敷衍了事,每一個人都嫌麻煩。
每一個人都恨不得隨手抄完,然后換得清閑。
結果,一連串的錯誤,導致了可怕的海難。
到了內閣的時候,他已氣喘吁吁。
劉健等人,似乎都在。
今日太子入宮,他們希望陛下和太子好好相處一下,既如此,他們這些外臣,自然也就不便打擾陛下和太子父子相聚了。
一見到馬文升心急火燎的來了,劉健就感覺出事了。
倘若只是尋常的事,直接派個人來傳遞個條子帶個話就是了,何須馬文升親自動身。
可一見到了劉健,馬文升居然直接啪嗒的一聲跪下了。
他……淚流滿面,哭了。
“劉公,出大事了,下官忝為兵部尚書,上任以來,尸位素餐,如老狗一般,只知殘喘,非但沒有報的宮中恩遇,卻……卻引發了巨大的災難,這是下官的疏失……”
劉健心里猛的咯噔了一下,肯定是天大的事!
連聽到了動靜的謝遷和李東陽也聞訊而來,看著狼狽不堪的馬文升,一臉驚駭。
劉健卻還算是沉得住氣,他面色凜然地道:“出了何事,無論出什么事,哭哭啼啼有什么用?你先奏來。”
馬文升便二話不說的進上了奏疏。
劉健接過,打開一看,這歷經數朝的老臣,臉色徹底的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