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藩則帶著幾個門生,提著土豆、魚、瓜、豬肉,統統包裹了起來,分成一份又一份,給弘治皇帝塞了幾份,其他人紛紛送上,每人給兩斤肉,幾斤土豆,一尾魚,一個瓜,還有一些西山稀罕的瓜果。
“都是不值錢的東西。”方繼藩努力地表現出一副灑脫的模樣:“且都是大家伙兒自己挖出來、釣上來的,吃不完,自然該帶回去,大家都不易啊,有閑要常來。”
嗯,重點在于最后一句,有空常來。
當然,方繼藩很想說,下一次來,咱們農家樂可就要收銀子了啊。
這句話就快被方繼藩憋出了內傷,可終究還是忍不住了,并沒有說出口。
不打緊,下次來了再談銀子的事吧,現在說,顯得太俗,好不容易這些大爺們被伺候的如此愉快,不能煞風景。
方繼藩人畜無害的樣子,讓許多人頗有感觸:“好好好,此地確是休閑之所,很有裨益,新建伯放心,會來的,家里那不成器的孩子,也該讓他們來見識見識。”
“慢走啊,慢走!”
眾人很愉快地提著這些不值錢的玩意,居然受了某種觸動一般,或許是因為這確是自己刨出來,摘下來的,釣上來的東西,才格外的覺得珍惜,雖是煩心事多,可想到今日的收獲,勞累之余,手里提著的東西,卻覺得甚為珍貴。
眾人又將煩惱們拋到了腦后頭,一個個喜笑顏開的。
對許多人而言,他們總算明白,原來土地是從地里刨出來的,西瓜竟是在蔓藤里長出來的。都說就算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可實際上,他們平日雖是經常吃瓜,土豆出來之后,他們覺得稀罕,亦是叫下人們采買了不少來吃,可若非親眼所見,還真沒見過這樣的。
“往后這里的農產會越來越多,過些日子,會嘗試一下在暖棚里種種葡萄,到時請諸公一定來摘葡萄!”
“會來的。”劉健笑吟吟的看著方繼藩,這家伙,其實挺懂事,上次誤會了他,還以為他送自己兒子去死,現在誤會澄清了,不得不對方繼藩另眼相看。
朱秀榮與張皇后都上了鳳駕,張皇后沒有問關于看病的事,倒是朱秀榮,自袖里取出了洗干凈的梅子道:“母后,這都是母后親手摘的,兒臣洗干凈了,順道也帶了來,給母后路上吃。”
張皇后笑盈盈地道:“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啊。”
她嘗了一顆:“自己摘出來的,就是不一樣,這方繼藩,是個有真辦法的人。你得留著一些,給太皇太后送去一些。”
“是。”朱秀榮露出了幾分遺憾地道:“可惜曾祖母身子越發不好了,否則讓她來此走一走,她定也很喜歡這兒,心情也會很好的。”
張皇后若有所思地道:“是啊,她老人家……”
張皇后沒有繼續說下去。
………………
農家樂,這俗的不能再俗的詞兒,而今在這京里,竟風靡起來。
次日一早,便有不少人趕著去,這可是陛下來過的地方啊,連陛下都說好,能不好嗎?
京里富貴人家如過江之鯽,來的人不少,這些平時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貴公子們,而今竟也以在西山刨出土豆為榮。
甚至,在西山的農家樂大院,還專門掛了一個黑板子,上頭記錄了來客們釣魚、摘菜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