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編修,唐寅!”方繼藩一字一句!
朱厚照心……沉到了谷底。
原以為,方繼藩會推舉自己的。
無論怎么說,本宮也是弓馬嫻熟,三年平倭,舍本宮其誰?
可萬萬料不到,推薦的居然是唐寅。
那個廢物?
一個廢物,三年可以平倭,你將本宮置之何地了?
“那個江南才子?”弘治皇帝撫案,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人,沒什么特別之處啊,若是方繼藩推薦歐陽志,他尚且還認同。
“唐寅在臣的門生之中,是最無用的一個。”方繼藩耐心解釋。
“……”
“可他正因為帶有盛名,尤其是在江南,他名聲很是顯赫。因此,以鎮國府的名義,令他招募人員,預備抗倭,這才是神來之筆。江南的世家大族,若是得知陛下要平倭,一定會很惶恐,可若是他們知道,平倭的乃是才子唐寅,反而就松了口氣,自然以為,朝廷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因而,不會生出戒備之心,這就有了足夠的時間,讓唐寅招募兵勇,進行操練了。”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覺得……有一絲道理:“只是此人……不過是個書生……”
打草驚蛇是不會打草驚蛇了,只怕,還會被蛇笑死呢,江南才子,久負盛名,文章和詩詞,乃至于繪畫,世人都是聞名已久,這樣的人,讓他做個翰林,真是太合適了,讓他去平倭?開玩笑!
方繼藩笑呵呵的道:“臣這個門生,確實是無用的書生,臣五個門生之中,就他最是無用,這一點,臣不得不承認,可臣卻有平倭之法,只有這個最無用的門生,方才用的上。”
弘治皇帝滿是顧慮,覺得方繼藩在開玩笑。
朱厚照道:“其實兒臣可以去試……”
“住口!”弘治皇帝冷冷的瞪了朱厚照一眼:“你是太子!”
“噢。”朱厚照心死了,也就老實了。
弘治皇帝皺眉:“只憑一個小小的唐寅,朕實在不放心,這樣吧……”他不是不放心方繼藩,而是真的信不過唐寅啊。
唐寅這個人,弘治皇帝曾經關注過,怎么說呢,才氣是有,就是……除了才氣之外,沒有其他的優點。
弘治皇帝沉吟了片刻,看著蕭敬:“召兵部尚書馬文升。”
蕭敬頷首,自是去請人了。
“朕非是信不過,只是此事,事關重大,讓唐寅去試一試,倒也無妨,卻也難免,要有兩手準備,兵部那兒,也要抽取備倭衛精銳,以防不測。”
“……”
朱厚照和方繼藩面面相覷。
陛下是想做兩手準備。
這倒沒錯,就是……方繼藩想到自己的門生被人這樣瞧不起,心里……有點惆悵,唐寅雖是自己門生中,最渣的一個,可……陛下,能不當場打臉好嘛?留一點面子難道不好?
………………
今天起來的太遲了,昨天跑了兩千公里,半夜才到家碼完字,太累了,那啥,新的一月,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