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頷首點頭:“這還不易,直接開海得了,讓人人都下海,且看他們如何?”
某些時候,朱厚照是一個線性思維的人。
關于這一點,方繼藩很是欣賞。
很多時候,處理問題,就該用線性思維,思前想后太多,顧慮重重,其結果就是,被無數人綁住了手腳。
可要開海禁,談何容易呢。
茲事體大,而當今皇帝,勤政沒錯,愛民也沒錯,說是中興之主,更沒有錯,唯獨,他是個循規蹈矩之人,想要讓他力排眾議,有點難。
方繼藩看著朱厚照:“太子殿下圣明啊。”
朱厚照道:“你天天說父皇圣明,又說本宮圣明,可很多時候,父皇和本宮,有很多的分歧,那么……誰才是真正的圣明。”
方繼藩想了想:“太子里,殿下最圣明。皇帝里,陛下最圣明。都很圣明,能時刻陪伴在君前,總能使臣受益良多,學習到許多東西,臣很慚愧啊。”
“……”朱厚照終于知道,父皇為何總是要懲罰方繼藩時,雷聲大雨點小。而自己,卻總是挨揍的那個了。
一聲長嘆:“那你說,該怎樣才能平倭。”
方繼藩道:“以利誘之。”
“怎么誘呢?”
方繼藩笑吟吟道:“現在臣不能說。”
“……”
…………
方繼藩回到家的時候,卻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劉杰……回家了。
不,準確的說,劉欽使在朝鮮國,以欽差的名義,穩住了朝鮮國內,并且支持晉城大君李懌為王,李懌在大明冊封之下,已為朝鮮大王,而劉杰回國,同時還帶來了朝鮮國的使者。
這使者不是別人,乃李懌之子,也即是眼下的朝鮮國王,他親自隨著劉杰來此,朝鮮大明皇帝。
想不到啊,劉杰居然回來的這樣早,方繼藩本來還想讓他在朝鮮國發揮一下余熱,呆個十年八年,幫自己代購一下高麗參呢。
這一下子,主意泡湯,實是令人感慨。
不過,此番朝鮮國王親來,顯然,這李懌一方面,是對大明心存感激,同時,他也深知,自己的君位穩固與否,已經不必看國內兩班貴族的臉色,而在于大明的喜怒,因而,特地趁著這個機會,前來稱謝。
方繼藩對此,沒什么感覺,管自己啥事,又不給自己帶高麗參。
他將唐寅和胡開山叫了來,告訴他們,即將前往浙江。
胡開山聽聞之后,拜倒在地,激動的顫抖:“小人一定不給少爺丟臉。”
他這樣的人,空有一身本事,而今,又不能落草為寇,這一身本事,確實是荒廢了,現在,方繼藩給了他一個機會,于他而言,是多么慶幸的事。
這大明的軍制,乃是世襲制,說難聽點,就算是從軍,那你也得先是軍戶才成,雖然軍戶沒有人稀罕就是了。
方繼藩說著,取出了一個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