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在備倭衛里職事的官兵,必須是待遇豐厚的,他們將不同于其他的軍戶,他們是驕傲的,因為他們雖也是丘八,可利潤豐厚,他們將是第一批挖出第一桶金的人。
這一切……從打魚開始。
弘治皇帝有些感慨:“方卿家,朕還有一事,想要問明白。”
方繼藩道:“請陛下示下。”
弘治皇帝沉默了片刻:“朕還是不明白,這大黃魚,為何能打撈這么多。”
這是商業機密啊,不能說。
現在掌握敲船技術的,只有方繼藩和唐寅兩個人,其他人,固然知道敲船可以敲來魚,可其中的節奏和韻律,卻是一門大學問,說再難聽一些,大黃魚雖然容易上當受騙,可也不是隨便敲敲,人家就傻不隆冬的撞上來,世上還沒有這么二的魚。
方繼藩想了想,道:“知行合一。”
“什么?”弘治皇帝一愣。
君臣們喜歡聽大道理,因而他們不在乎細節,方繼藩也害怕跟他們講細節,這敲船之技,可是備倭衛暫時的發家法寶:“這一切都源于知行合一。何謂知,想要造福百姓,實行仁政,便是知。臣就是那么個有良知的人,臣想到百姓們困苦,便食不甘味,這……豈不正合了圣人之道。”
“可有知還不夠,這世上,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知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之理。可要如何實現自己的良知呢,那么就是行,就需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臣讀了古今中外許多古籍,從中才知道,原來在天涯海角之處某國,便是用此技捕魚,因而臣如獲至寶,立即命人實踐,果然……竟真的成了。”
“……”
對于這個回答,弘治皇帝很滿意。
其他大臣也聽著很舒服。
雖然他們未必都接受新學,可至少,這個回答里既有圣人的道理,又有讀書,這很合他們的胃口。
除了對于方繼藩自稱自己有良知這事兒有待商榷之外,其他都沒問題。
弘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趣:“那本古籍呢?”
方繼藩心里咯噔一下,臥槽,難道讓我回去還得作一本假古籍來:“陛下,燒了。”
“燒了?”弘治皇帝皺眉。
方繼藩道:“看過之后,就看過了,恰好臣閑的無事,燒火玩,玩的開心,就燒了。”
這個理由,很方繼藩啊。
還真別說。
這么二的理由,若是別人說出來,大家不敢信,可方繼藩說出來,居然沒有一丁點違和感。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略顯惆悵,他打起精神:“此番,寧波知府,備倭衛上下,都有大功,這寧波知府叫什么?”
李東陽道:“溫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