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化行政舉如祖宗創制之初!
顯然,全旨的中心,就在這句話。
陛下想要尋良策,而非尋君子。
何為良策?
似乎從種種的跡象來看,理當是真正務實求治的方略。
陛下……他變了。
似乎因為紅薯、土豆、捕魚、下西洋,漸漸的開始務實起來。
雖然會試的八股文,定然不會更改。
可這份詔令,只怕會極大的影響殿試的策論。
劉健深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拜下:“陛下尋良策而安軍民,用心良苦,臣不能及。”
是啊。
到了這個地步,連劉健都愈發的覺得,祖宗所創之制,時至今日,已有太多與當今天下不合之處,一成不變下去,天知道會鬧出多少亂子。
當然,推行新制,自是不可能的,只能來一句,要效仿太祖高皇帝創制,這不也是學習祖宗嗎?
弘治皇帝起身,一臉疲憊:“朕近些年,龍體欠安,從前從早至晚,精神奕奕,而今,晨起至午時,便疲倦不堪,國家大事,托庇于諸卿,諸卿與朕,共同戮力吧。”
卻在此時,外頭有宦官匆匆而來:“陛下!太子與新建伯求見。”
弘治皇帝露出了笑容:“宣進來。”
朱厚照和方繼藩本在西山,而今急匆匆的入宮覲見,是因為得了一封書信。
這是唐寅送來的快報。
方繼藩一見,喜上眉梢,鯨魚,還真捕撈上來了。
伯虎還真是沒讓自己失望啊,果然沒白心疼他。
方繼藩美滋滋的和朱厚照二人覲見,便是來報喜。
“陛下……”
一進暖閣,方繼藩道:“陛下,大喜,大喜。”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顯得精神了一些:“有什么喜事?”
“巨魚,捕上來了,不,不該叫巨魚,還叫鯨魚才是。”
所謂的鯨,本就有巨大之意。所以說文解字,所謂鯨魚,就是好大好大的魚。
老祖宗們在創字時,總會有一些惡趣味。
弘治皇帝眉頭微皺:“是嗎?何時捕撈上來的。”
“就在數日之前,唐寅率備倭衛,出海,與鯨魚死斗,殺得海面都染紅了,那鯨魚,竟與船一樣大,雙方搏斗數百回合,那鯨竟通人性,牙齒有人高,而我備倭衛凜然無懼,將士爭先,勇猛上前……”
弘治皇帝摸著自己額頭。
還是覺得這家伙……在吹牛。
“牙齒有人高?”
“是的。”朱厚照也樂了,雙臂張起來:“這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