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西山有不少莊戶,莊戶們對方繼藩還算是信任,他們將方繼藩視做是恩公,恩公說保證這作坊里,絕不允許有任何男子出入,女工們做工回去,也定是專門讓人,讓她們一伙兒下工,總之,斷然不會出什么意外,這才讓人放了一些心。
否則,方繼藩當真要愁死了。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啊。
難得自己人品如此好,大家信任自己,對待這些信任,方繼藩自然要小心翼翼,倘若是女工們出了一丁點的意外,問題都不小。
好在這作坊,方繼藩這個男人卻是可以出入的,畢竟他是恩公嘛,有口皆碑,相當于得到了牙防組的認證。
眾婦人一見方繼藩來,一面熟稔的紡線,一面顯得有些拘謹。
這里頭,無論是紡紗,搬運原料,裝訂貨物,甚至是將貨物抬去庫房的,都是女人。
而貨物到了庫房,一日只限于兩個時辰的時間,才允許男子來此將貨物搬運出工坊,這段時間,婦人們也不會至庫房里出入,其他時間,則不允許男子出入。
可以說,為了這些陳風舊俗,方繼藩可謂是操碎了心。
婦人們已經開始熟練的掌握織機了,而這工坊的領頭之人,在叫劉三娘,至于具體叫什么名字,方繼藩也不知道,招募女工的時候,方繼藩看著名錄,那時臉都是綠的,因為上頭的名字大抵都是‘吳六娘’、‘張鄧氏’、‘楊江氏’、‘錢二娘’、‘周劉氏’之類。
方繼藩問及她們本名,結果,方繼藩發現,這里的婦人,因為多數出身貧苦,打小只有小名兒,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出嫁之后,根沒有名諱了,往往冠之以夫姓,后頭是自己娘家的姓氏,名兒……不存在的。
好吧,方繼藩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某種程度而言,方繼藩很不喜歡上一輩子的言情小說,動輒就是面如冠玉的男子,被某個小家碧玉或者是小姐看上,此后如何海誓山盟。在這個時代,女子是不存在絲毫主觀的意識的,看上了你,冒著被浸豬籠的危險,不擔心徹底無處容身,你以為你是西門慶,這滿大街的女子,都是潘金蓮嗎?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哪怕只是一個風言風語,都足以讓一個清白的婦人不得不立即懸梁自盡,才可維持自己的名聲,莫說是肌膚之親,便是和男子隨意搭話,都可能要人命的。
想要女人,可以,找人家爹媽去,下了六禮再說,娶過了門才成,談情說愛,不存在的,你多大的臉?莫說是大家閨秀,便是尋常農戶的閨女,都絕不敢越過雷池,否則,怎么古代的青樓會這樣的熱鬧,甚至**風行一時,公子哥們是真的一丁點機會都沒有啊。
管你什么風流倜儻,不是親自娶妻納妾過了門的,或是通房丫頭,人家直接賣給了你的,或是去青樓千金買笑,誰管你啥面如冠玉,才高八斗啊,找男人去吧!
即便方繼藩這個身份進來,也顯得極小心,必定要有幾個老嬤嬤陪著,就怕遭人口舌,這不是害自己,自己的人品也就這樣了,任人笑罵,雖然平時自嘲自己人品好,可內心深處,方繼藩還是有這個認知的。
可要坑的人懸梁投井,這真就是大過了。
劉三娘是個寡婦,似乎也不打算立貞節牌坊,因而比尋常的婦人要放得開一些,絕大多數人,方繼藩問她們話,她們都是低著頭,不好回的。
這劉三娘也算是有些見識的人,不過方繼藩知道,她是正經人家,若不是為了孩子攢些銀子,也是絕不肯走出家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