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想法和他的父皇不同。
他天生就是個顛覆者,從不在意規矩的約束。
所謂的祖宗成法,其實,祖宗之法早就被后人們給修改的面目全非了,否則,貪墨幾兩銀子,便剝皮充草,弘治皇帝有本事來試試,保準天下大亂。
可見,祖宗之法就是個筐,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一用,不需要的時候,誰管你狗屁祖宗。
太祖高皇帝若是在天有靈,看著后人們一邊高喊著祖宗之法,一面,咦,怎么和老子當初的法一點都不一樣,還是反著來的,多半這棺材板,壓得不太住。
朱厚照不喜歡方繼藩成日躲在田莊里耕他的一畝三分地,他是個有大志向的人,因而,才將主意打到了大漠上頭。
方繼藩的田莊在大漠,你方繼藩偷懶啊,韃靼人又來搶你了,大明關隘重重,有了關墻作為掩護,韃靼人也打不進來,搶不走糧,就搶你方繼藩的,你繼續混吃等死啊。
不得不說,這個激勵措施,很給力。
弘治皇帝一聽朱厚照咋呼,下意識的,心里有點怫然不悅,臭小子,又在此胡說八道。
可轉念之間,弘治皇帝突然眼眸變得幽深起來。
這……倒是挺有一些意思。
他微微笑著道:“如此,也好,那么,就將這漠北的田莊,給公主府吧,這是朕賜予秀榮的,是秀榮的陪嫁之物,方繼藩,你不要嫌棄啊。”
省錢啊。
反正漠北不是朕的,之所以大明不取漠北,倒還真不是大明謙虛,當初太祖高皇帝和文皇帝在的時候,那可是如攆兔子一般,追著蒙古人一路按在地上摩擦啊,想要漠北那塊地,早就拿到手了。
可之所以不取,是因為根本就沒辦法立足。
現在,你方繼藩自己不是說,漠北那疙瘩,可以種糧嗎?那就去種吧,種出來的,都姓方,朕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方繼藩心里樂了,在后世,蒙古可是好地方啊,不知出現了多少個人均GDP暴打內地的城市,原因無他……有礦。
什么煤啊,石油啊,各種稀有的金屬不勝枚舉,其中金礦、銅礦,儲量也是驚人。
這大漠,素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東邊是巨大的大興安嶺支脈,林木森森,南面可以開墾農業,隨著紅薯和玉米以及土豆出現之后,產量十分驚人,西面是數不盡的礦山,北面可以放牧。
金礦……銅礦……
眼下煤礦的開發,暫時沒有多少意義,因為現在煤炭雖已開始普及,可畢竟,需求量不大,還不必從大漠那兒取煤,成本太高,可是……金礦和銅礦卻是不同,這……他娘的是貨幣啊,噢,是了,還有一處地方,有大規模的銀礦。
這玩意,怎么挖,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