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一口老血要噴出來。
什么叫學有所成?我是翰林哪,歷來只有別人來學習我,有我學習別人的嗎?
可陛下顯然是動了真怒,他不敢反駁。
怪只怪自己嘴賤,非要來一句,程朱也未必能教化。
弘治皇帝面帶笑容,站了起來,撣了撣奏疏,才道:“教不好,朕就唯太子和方卿家是問。”
朱厚照樂了,笑容滿臉地道:“父皇放一萬個心便是了。”
弘治皇帝心滿意足。
低頭又忍不住看急報,這樣的急報,看一百遍都不夠啊。
王守仁……
此人文能教化,武能安邦,若非方繼藩,還真發現不了這樣的人才。
弘治皇帝抬眸道:“他的父親是王華嗎?”
劉健道:“是。”
弘治皇帝道:“也是翰林吧,不知在不在?”
“已調任南京禮部尚書了。”劉健回答。
弘治皇帝皺眉,只是道:“知道了。”
他沒有再說什么,只想起了頭等重要的事:“記得立即擬詔,昭告天下啊!”
“……”眾人才想起來,陛下好像……很關心下詔的事。
歐陽志這才反應過來:“臣這就去擬詔,請陛下將此急報給臣一觀。”
這反應有點慢啊,陛下就等著詔書呢。
弘治皇帝看了歐陽志一眼,他心里挺急的。
歐陽志得了急報,慢悠悠的往待詔房去了。
弘治皇帝一揮手,于是眾臣退散。
楊雅等人,面如死灰,剛剛出了崇文殿,便見朱厚照嗖的一下,擦肩沖出來,腳步如風,一下子沒了人影。
…………
順天府這里,已是忙碌開了,此前一份皇榜,轉眼之間又是一份皇榜。
好事者們紛紛聚集,品頭論足。
嗯……又有皇榜了。
卻不知……
有人大聲念誦:“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交趾大亂,交趾副提學王守仁,于占城設書院,弟子三千人,桃李滿天下,聞賊叛亂,乃調書生三千,克日平亂,賊不可當,即日,誅賊巨萬,叛賊血流漂杵、灰飛煙滅矣。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茲特授王守仁為占城伯,升交趾布政使司提學官,欽哉。”
念到此處,所有人大吃一驚,人群之中,頓時發出了驚訝之語。
“王守仁是誰,王守仁是誰?”
大街小巷,俱都在問王守仁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