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古時有漢天子乘馬車的記錄,可此后,天子幾乎都乘輿,所謂的輿,其實就是裝飾更豪華的轎子,堂堂九五之尊,自然不可乘車。
陛下壽辰,你送馬車,這不是開玩笑嘛?
朱厚照卻是笑嘻嘻的看著劉健。
而方繼藩同樣也是微笑,道:“劉公,此乃馬車,專門為陛下所制。陛下,兒臣一直在想,陛下出行代步,甚為辛苦,就說這大明宮吧,陛下出入各殿,也甚是辛苦,所以兒臣與太子殿下絞盡腦汁,制此龍車,進獻陛下。”
兩班的大臣,幾乎要炸了。
我們高等人,都坐轎子的啊。
你啥意思?
劉健苦笑,算了,老夫不管了。
有人出來道:“方都尉,這是什么意思,陛下既有步輿,何須馬車?”
方繼藩笑吟吟道:“不不不,這不是馬車,此乃龍車,比較高級,請不要有牽強附會。”
再高級,不也是馬車?
弘治皇帝有點無言。
他倒是寬厚。
已開始能漸漸跟上方繼藩的各種奇思妙想了。
反正都是禮,收就收吧。
可大臣們卻有點不太樂意。
連沈文都忍不住為自己的親家擔心了,道:“方繼藩,陛下乃千金之軀……”
方繼藩卻道:“自古以來,天子便坐車,周禮之中怎么說的,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可見歷來,天子便是乘車的,諸公飽讀經史,會不知道?我方繼藩,是圣人門下,讀的是四書五經,圣人一直說,要堅持禮制,這是孔圣人說的,不是我說的,可現在,諸位都是公卿,卻摒棄禮法,這是什么道理?”
沈文是翰林大學士,覺得方繼藩拿這周禮來說話,有些好笑。
你方繼藩也配跟老夫討論這個,你信不信,老夫閉著眼睛都能掐死你?
不過……這方繼藩說的倒是對的,自周天子至漢天子時期,天子還真是駕車的。
弘治皇帝面帶微笑,可心里卻不以為然,你方繼藩這就有點抬杠了,馬車那玩意,多不舒服,朕老了,才不跟著你瞎折騰呢。
這車,你愛送就送吧,總歸是心意,送了,朕收入內庫就是了。
方繼藩自然不可能被人堵得無話可說,他理直氣壯地道:“這馬車乃是無數能工巧匠制作而成,花費了紋銀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兩,是太子殿下和我方繼藩的孝心,怎么,陛下過壽辰,我還不能送禮?”
“……”
其他的話……弘治皇帝統統的沒有聽見,只聽見那一串字數……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兩……
臥槽……這玩意,這么值錢。
糟踏啊,糟踏啊,直接送銀子不好嘛?
你們就這么浪費銀子的?
弘治皇帝的心……都疼了。
這么貴,就收入內庫蒙塵?
只見方繼藩上前,指著這馬車的車廂道:“你看,這上頭統統貼了一層金箔,而車廂的箱體,用的是最上等的木料打制,還有這,瞧見沒有,這輪子,輪子上頭用的乃是橡膠,橡膠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當今天下,絕無僅有,乃是用珍貴的樹苗,快馬送去交趾移植,最終使其樹長成之后,從樹上提取而出,你們知道,這又價值多少嗎?”
“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兩,這還是少的,還沒有算上人工,七十多個最精巧的匠人,兩個多月,單單給他們薪俸,就是上萬兩,這才搜腸刮肚,花費了無數的精力制出來的。這些,不是銀子?”
“……”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起來,卻大多透著質疑之色。近十萬兩,這方繼藩十之**又在胡說八道吧。
說來說去,還只是一輛馬車而已。
可弘治皇帝卻是一臉無言之狀,十萬兩,還沒算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