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聽了蕭敬的話,皺眉。
他是極厭惡冤案錯案的。
這也是為何,他對于廠衛,敬而遠之的原因。
雖然有時候不得不用他們,卻絕大多數時候,能不動用,就不動用。
若只是因為立威,而打殺這么多人,惹來的民怨,會有多大啊。
可是根據奏報中的描述,短短一日一夜的時間,這么多的案子,翻案的翻案,動刑的動刑,打死了這么多人,不是冤案錯案,可能嗎?
弘治皇帝咬了咬唇,倘若如此,那么歐陽志的名聲,可就全毀了。
他看過了之后,發現下頭,還有一沓厚厚的奏報。
繼續看下去,猛地,弘治皇帝的眼睛里,掠過了一絲狐疑。
下頭,竟是每一個案子詳細的記錄。
曾廣勝!
這是一個司吏,在職期間,包庇欽犯,收受賄賂,制造冤案十三件,逼死孤兒寡母,縱容其子弟橫行不法……
這只是其中一人,一個小小的刑房司吏,可此人經手的所有案子,以及案情的經過,甚至是從被害人那里得到的口供,以及整個案子過程中出現的貓膩,俱都一清二楚,不只如此,曾廣勝的同黨,俱都已認罪伏法,同時,在曾廣勝家中,查抄到了大量的臟銀,甚至有和欽犯來往的書信,認證物證俱全……
足足七八頁,洋洋數千言,根據這個錦衣衛的奏報,這些東西,都張貼在了縣衙門口,是他連夜謄寫抄錄下來的。
整個縣衙外頭的圍墻,似這樣的榜,幾乎將縣衙的圍墻貼滿了。
還有……
戶部司吏……
當地的秀才……
以及……張貼在外的隱戶、隱田的情況。
這還罷了。
竟還張貼了該縣各甲各保各鄉的土地調查,人口調查,田地的歸屬,甚至有多少牛,有多少馬,有多少鐵匠鋪子,有幾人脫了農產……流失的民眾,大致的數目。
這……
這哪里是冤案錯案,所有的案子,都是證據確鑿,可供公評,這等于是直接殺了人,然后用無數的數據和證據摔在所有人的臉上,告訴大家,這個人為何會被打死,誰要是不服氣,歡迎來揭發。
一天時間……整個縣就翻轉了。
弘治皇帝一愣。
他繼續看下去,這數不清的蠅頭小字里,所隱藏的信息,實在太可怕了,每一份卷宗,就是許多條人命,有的人命,是被這些惡吏和惡人害死的,也有的人命,是歐陽志對于這些惡吏和惡人的清算。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日時間,怎么可能?”
蕭敬看到后頭的奏報,眼珠子都掉下來了,還能這樣的玩?
這歐陽志,難道是定興縣里無數人的蛔蟲嗎?
下手狠辣,有理有據,居然……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這還是老實忠厚的歐陽志嗎?
弘治皇帝一臉茫然,來回踱步:“一日時間,十幾個案子,既快,又準,更狠,他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