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幾乎以宮城為圓心,在輿圖里,哪一個地方靠近北京城,在新城的規劃道路之中,也照樣緊挨著宮城。
又有翰林打了個寒顫:“前些日子,本就想要購置一處宅子,首付都準備好了,聽了那……那武大師這狗東西的話……結果……結果……天哪……可讓我怎么活……王學士,王學士,這……這……你看,這新城的宅子,明日還會漲嗎?”
“還早著呢。”王不仕淡淡的道:“未來的趨勢,只會漲不會跌:“諸公還沒有看明白嗎?何為京師,俱天下四海之財,統御四極者,方為京師也,這天下諸洲,會少了富貴之人嗎?只要這些人不少,想想看,這些人,是否會來京中購置土地?再有,這些年來,大量的白銀涌入,大量的東西生產出來,錢莊放出的銀票,越來越多,黃金洲,竟還發現了大量的銀礦礦脈,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未來銀價,會幾何呢?天下有的是土地,可京師周邊的土地,卻是賣一塊,少一塊。沒了就是沒了,三五萬兩,算是什么?諸公還是沒有弄清楚,何為國富論,國富則國強,國強則天下定,天下定,則百姓安,百姓要安居樂業,就有了農作和生產,生產的財富越多,這便是貨值,貨值對應的乃是貨幣,大量的貨幣出現在市面上,這些貨幣,最終會流入哪里?就說百姓吧,百姓只需三餐,就可吃飽,他再富足,可以吃四餐、四餐、十餐嗎?百姓有衣穿,就能暖和,可再富足,除四季八件套之外,需穿百件千件衣嗎?說到底,人能吃飽穿暖,此后,所要的,就是更高的東西了,可以是子弟讀書,可以是就醫,可以是住著寬敞,可以是娛樂,可當下,全天下,除了在京師,除了在新城,誰才可以滿足這些呢?”
王不仕淡淡道:“未來的宅邸,可能價值十萬,可以價值百萬,當然……這里的價值,說的并非當下銀子能兌換的價值,而是……銀價日賤之后的面額,總而言之,除非天數有變,又或在出現新可以替代宅邸,成為百姓們用以大額的投入余財的東西出來之前,這宅邸的價格,就沒有降低的可能。”
“好啦,言盡于此,老夫方才說的是長遠的事,就眼前而言,只怕未來,這宅邸,每隔一些日子,就會輕微上揚,諸公……好自為之吧。”
“……”
雖是忠言逆耳。
可事實就在眼前。
一人幾乎要昏厥過去,另一人醒悟了過來,大叫道:“武先生誤我啊。”
“哪里是武先生,此人就是個騙子,害我賣了宅邸,老夫這把老骨頭,怕是一輩子都買不回來了。”
王不仕低下頭,一群不甘心的翰林口里罵罵咧咧,似乎要告假,找那姓武的算賬去。
王不仕卻依舊提筆,淡淡的做著自己本職的工作。
心里卻在嘆息,這個世上,哪里有什么東西,是永遠都會漲的,任何東西,都有極限,那姓武的,其實道理未必是錯的,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只不過……暫時不可能出現劇烈的波動罷了,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趨勢都可能向好,而王不仕已經懶得更深入的去分析這些了。
…………
“老爺,老爺……”
張家管事,興沖沖的沖進了府里。
張鶴齡和張延齡二人,陪著張王氏吃這粥。
張鶴齡心情不錯,他小心翼翼的從自己的粥里,舀出一顆紅棗,放進張王氏的粥里,賠笑道:“夫人,這紅棗,乃是大補之物啊,為夫放了六顆,這一顆,也給你。還是喝粥痛快,這大魚大肉,油水太重了,傷身,唯有這粥,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實乃不可多得的佳品,不只如此,它還有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神奇功效,實乃圣品,夫人,你吃。”
張王氏繃著臉,吃了紅棗,這兩兄弟的脾氣,是改不了的,沒法子,也只好將就。
張鶴齡又笑吟吟的道:“夫人我見你近來,消瘦了。”
張王氏不禁道:“日日吃粥,怎么不瘦。”
張鶴齡一臉尷尬:“這個……要不,明日,夫人回娘家,走走親?”
張延齡忍不住道:“我也想跟回娘家,娘家有肉吃。”
“住口!”張鶴齡怒喝張延齡:“不知羞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