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劉文善和劉瑾都姓劉。
其次。
他們是干父子的關系。
若說此前,這還只是一個名義。
可汪洋之上,父子二人同舟共濟,經歷無數血腥患難,想來不久之后,倆人也將同富貴,這是何等的緣分。
劉文善拍了拍劉瑾的肩。
而劉瑾則抬頭,看著劉文善。
彼此的目光之中,都有著信任和依賴。
此時,身份已經沒有意義了。
劉瑾是宦官,那又如何。
他還是自己的兒子。
劉文善嘴角一勾,朝著劉瑾一笑,淡淡道:“等回了京師之后,你……至鄉中一趟,去祭祭祖吧,到時,劉氏的族譜之中,會添列你的名字。”
劉瑾趕緊吃了一顆蠶豆,壓了壓驚。
一般的宦官,對于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沒有太多感情的。
畢竟,你都把我送去做太監了,這親情的紐帶,也就徹底的斷裂了。
劉瑾點點頭:“噢,好。”
劉文善又拍了拍劉瑾的肩膀,斂去嘴角笑意,認真的道:“吾兒,也就是你弟弟,他已十二歲了,年紀不小,再過兩年,他也要娶妻生子了。”
劉文善微笑的看著劉瑾,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也透著誠懇的笑意:“他若是生下的兒子,為父打算將他過繼給你,將來……你臨到老了,身邊至少有個子嗣,給你養老送終,將來,也不至無人祭奠。”
劉瑾沉默了片刻。
蠶豆不嚼了。
歸宗……
進宗祠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將來人死之后,有子孫們祭祀。
這叫延續香火。
似劉瑾這樣的宦官,其實也不可以不收個干兒子。
可事實上,太監收的干兒子,往往都是一群潑皮,人家心里是瞧不起你的,不過是想在生前,從你身上得點好處,等到你一死,他卷了你的財富,便翻臉不認賬了。
何況,這些人多是下三濫,沒一個是正經人。
可劉文善不一樣。
劉文善是正經人,他的恩師是方繼藩,前途遠大,將來的劉家,勢必是大族,何況本身就有詩書傳家的底蘊,哪怕是此前不富有,可出了一個劉文善,那宗祠牌坊上,可是進士及第的牌坊在呢。
劉瑾和劉文善的兒子,現在是兄弟的名分,將來,甚至可能劉文善將自己的親孫過繼給劉瑾,這是極為穩固的關系,因為后世的子孫們,并不介意,將劉瑾一并祭祀了。
這等士大夫的家庭,居然接納了自己。
延續香火……
劉瑾一下子,將口里嚼爛的蠶豆吐了出來。
眼眶里淚水呼啦啦的落下。
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他恭恭敬敬的朝劉文善喊道:“爹,爹……你是我的親爹啊,我要有兒子了,哈哈……要有兒子了……”
他咧嘴……這兒子可是正宗的,不是那些想要巴結討好的人,將來……會受到極好的教育,會有家族的熏陶,最重要的是,他的大父,他的親爹,都和自己有真正的‘親緣’關系……自己……沒有后顧之憂了。
劉瑾本下意識的,想要從袖里掏出蠶豆來。
這是習慣。
可很快,他手又縮了回去。
這臭毛病,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