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藩歷來對封地是極敏感的。
倒不是不想。
而是不能。
想想當初,朱允炆為了削藩,親叔侄都反目,殺了個血流成河。
更不必說,異姓的封地了。
朝廷對于宗室尚且如此,能給方家封地嗎?
怎么瞧著,都像是豬肥了,要洗刷刷一下,吃一頓好的,然后宰了過年的節奏啊。
方繼藩的內心千回百轉后,立即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父子二人,對陛下赤膽忠心,風里雨里、刀山火海……”
奉承話雖好聽,但是說話也是耗時間的。弘治皇帝壓壓手打斷方繼藩道:“朕的意思是……你立了這么多功勞,朕也沒有什么可賞賜的,方家歷代為我大明建功立業,怎么可以不給予重賜呢?”
“從前,朕對你是吝嗇了一些。”
嗯,很有道理,說的大大的實話。
方繼藩下意識的點頭,又連忙搖頭:“不,不,不,陛下對兒臣,真是沒的說,吝嗇二字,不知從何說起?”
弘治皇帝笑了笑,他保持著自己的節奏,繼續道:“你知道是為何嗎?因為朕覺得你當時還太年輕,年紀輕輕,給你厚賜,只怕養成你驕縱的性子啊。”
“朕呢,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這都是朕的至親,是朕的骨血。女兒嫁給了你,朕自將你當做自己的兒子看待。”
說到此處,弘治皇帝站起來:“何況,你立下如此功勞,你的那些門生弟子,哪一個不是為朝廷效忠,奮不顧身,都是有汗馬功勞的啊。而這些,又何嘗不是你的功勞?朕一直都在想一件事,現在算是想通了,你也老大不小啦……你是方家人,朕的女兒,也是方家的人,方家……該有自己的宗廟了。”
方繼藩:“……”
宗廟和宗祠是兩個概念。
宗祠是一般家族供奉祖宗的地方。而一旦升格成了廟,那只有皇帝和裂土封疆的國王才有資格的。
方繼藩感覺有點冷,越來越覺得……有點兒危險的氣息。
他張口想要說什么。
弘治皇帝道:“此時你一定心里很是不安。”
方繼藩又立即搖頭:“陛下懷柔遠人,德澤四海,兒臣在陛下面前,如沐春風,豈會有不安的心思,兒臣心里很踏實。”
弘治皇帝露出微笑。
他是很了解方繼藩的。
他沉默片刻,又繼續道:“今時不同往日了,朕一直都在想一個問題。這天下有萬邦,我大明自居其中,要做這天朝上國,天朝之外,數不盡的疆土,我大明可以盡收嗎?不可以,這天下太大了,連大明都不可以將其徹底收入囊中的地步。因此,大明自然還是那個大明,那個天朝上邦!其余諸邦,自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也。”
緩了一下,弘治皇帝拿起一旁的茶盞喝了一口茶,又道:“朕又在想,那萬邦之國君,既不讀孔孟,又與我大明,非同文,又不同種,朕……怎么可以信任他們呢?既然不可信任,那么為何,朕的至親,不可以開疆裂土,卻令他們稱孤道寡?”
方繼藩慢慢的開始明白弘治皇帝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