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
這似乎是效法周朝的先例啊。
周武王滅周之后,事實上,周王朝的核心統治區域并不大,九州之地,遍布了先商時期的遺民以及東夷和各種異族。
在周天子看來,放眼看去,這九州,遍布了敵人。
為了開拓疆土,分封制便孕育而生。
無數周天子的族人和功臣們,被分封到各處,讓他們建立城邦,去開辟新的疆土,在九州之地上,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建立起來,他們以血緣為紐帶,以周禮為規范,向上,聽從周天子的號令,向下,治理國人百姓,對外,則披荊斬棘,與夷人作戰。
現在大明的情勢,與周天子的時代,竟有些相似。
現下的內閣制,雖可統御兩京十四省,甚至是各都司,可是,再遠的距離,想要維持統治,就達到了極限了。
譬如昆侖洲,倘若有一日,大明得到了昆侖洲的土地,這昆侖洲距離大明有萬里之遙,那里發生了任何事,等他們的奏疏報上來,已過去了一年半載,這一年半載里,再等內閣進行票擬,皇帝做出了裁決,詔書送到了昆侖洲,啥事都涼了。
而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大明在那里,需要一個能夠做決策的代理人,這個代理人必須得有權威,畢竟,若是權威不足,這萬里之外,誰肯服氣他?
可是權威是建立在生殺奪予之上的,那么,一旦一個人擁有了絕對的權威,既掌握了軍隊,又可以提拔官員,甚至還可隨時罷免甚至是對人動用刑罰,那么……這個人是什么?
是王!
當然,大明既然覺得,冊封這樣的藩王,好像很麻煩,大不了,這塊地,不要了。
可是地不要了……在這里,依舊還會有一個王,因為只要有人,最終會形成統治者。
這個統治者,幾乎是當地的土人,他和大明沒有任何的關聯,甚至連語言都不相同。
那么相比于,皇帝冊封自己的親族,顯然這個‘外人’不是最好的選擇。
想來,正因為如此,弘治皇帝才起心動念,有了這個念頭。
從前在人們心目中,所謂的天下,只有九州之地,于是乎,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而如今,天大地大,思維也就不同了。
弘治皇帝看著方繼藩若有所思的樣子,笑吟吟的道:“朕這些日子想明白了。所以……”他的臉色認真起來,繼續道:“朕打算召年輕的宗室統統入西山軍事學院讀書學習,讓他們慢慢的學吧,將來……或許會有用的上的地方。方正卿……”
弘治皇帝說到了自己的外孫,他手指輕輕的磕了磕案牘:“朕也有意讓他入軍事學院讀書,他是朕的外孫,也是朕的骨肉……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方繼藩明白了,于是心里輕松起來。
是啊,皇帝總不能把自己的外孫給宰了吧,他忙道:“陛下圣明。”
弘治皇帝的唇邊又露出了笑意,道:“從前呢,朝廷是唯恐這宗室有本事,現在,朕則是生怕宗室們沒有一技之長啊。當然……現在……說這些還早了一些,朕等你的好消息。還有……”弘治皇帝拉下臉來:“為何秀榮自生了正卿之后,一直沒有動靜。”
“這……”方繼藩張大口,想要解釋點什么。
弘治皇帝淡淡的道:“是不是你也有問題,和太子一樣?那么……是不是去醫學院里看看,做個手術?”
方繼藩打了個寒顫,整個人如遭雷擊,臉唰的一下就白了,他兩條腿頓時軟了,啪嗒一下,整個人無力的癱跪在地,聲音哽咽又恐懼:“不,不用,兒臣……兒臣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