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為難的道:“這……只怕……”
方繼藩揮了揮手,打斷道:“現在和你多說也是無益,往后你便明白了,你先準備一下,挑選一些精干的人,這一點試驗田,怕是不夠,保定那里,也想辦法開辟一些實驗的田地。你們搜尋的稻種,立即交研究所,噢,你遠道而回,先休息休息,回去見一見世伯吧,世伯年紀大了,你又成日不在家,該回去看看了。”
張信腦子里則是嗡嗡的響。
他滿腦子想的是,畝產怎么可能達到千斤。
這實是太匪夷所思了。
若是其他無知百姓,或許還真信了,因為他們相信各種神奇的事。
可越發深入研究的人,反而對這些不靠譜的事,容易生出質疑。
當然,這若是方繼藩所言,張信倒是不敢不信。
于是乎……他覺得自己的理論知識,徹底被顛覆。
聽到方繼藩讓自己回家,去見自己的父親。
張信不由苦笑道:“家父上月前往鳳陽歲祭,至今未回。”
方繼藩一愣,面上的笑容有點僵硬,而后笑了:“這樣呀,英國公真是辛苦。”
…………
見過了張信,給他透了底,接著便是朱厚照的事了。
氮肥的研究,已是勢在必行。
而今,滿朝對于工商都有所質疑。
畢竟,中原王朝有著數千年農為本的歷史經驗。
之所以農為本,絕不是古人們一拍腦袋想起來的。
古人們是最擅長總結歷史經驗的一個群體,他們某種程度而言,比任何人都要精明。
無論是帝王還是儒家,紛紛提倡士農工商,其本質就在于,他們見多了農業減產所帶來的巨大危害。
國家的一切資源,都必須投入進農業,否則……就會出大亂子。
雖是紅薯之類的新作物開始推廣,可稻米和麥子的產量,卻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而現在……時機成熟,方繼藩想讓他們見識見識工商的厲害。
朱厚照大抵明白了方繼藩的思路。
農作物需要一種叫氮的東西,有了這個東西,作物的生長才可以達到巔峰狀態。
所以肥料的本質,就是讓作物吃啥補啥。
就好像自己從事體力勞動,精通騎射,還會打毛衣,偶爾,還要費腦袋進行研究,因此……對于牛肉有很大的需求,得補充牛肉一樣。
朱厚照想到這,就樂了,笑著道:“懂了,懂了,咱們想辦法試試看,前些日子的許多試驗,確實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東西,卻不知那里頭是不是氮。呀,你老是說什么營養吸收,說的本宮都餓了。”
方繼藩板著臉,摸了摸肚子:“這才下午。”
沉默了片刻。
朱厚照和方繼藩對過了眼神……嗯……先進行營養吸收要緊。
…………
弘治皇帝手里拿著一份奏疏。
是自江西布政使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