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激動歡呼著,便連懵懂的孩子們,也開始發出了尖叫。
這浩蕩的熱潮,已淹沒了后頭戲子們落幕的唱腔,那周蒙啊呀呀的一聲,整個人倒地,象征已經人頭落地,更是引發了新的一輪歡呼。
劉健駭然的看著左右,那尾隨而來的翰林吳家旺更是臉色慘然,他被嚇著了,心驚膽寒。
李東陽心頭一震,下意識的看向角落里的方繼藩。
卻見方繼藩也激動的拍手叫著:“好,宰了這狗東西,居然敢說王法是他家的,他算什么東西,也配姓方,阿不,姓朱!”
自然,方繼藩的呼喊,早就被人聲鼎沸所淹沒。
更有人……熱淚盈眶,激動的垂淚下來。
趙二便哭的厲害,就好像自己的冤屈得到了聲張一般。
其實百姓們的心思是最簡單的,正因如此,一個包拯的故事,能在上一世,傳唱數百年,幾乎每一個歷史上的人物,形象好的,都給他們扣一個為百姓伸冤的形象,因而有了狄仁杰,有了包拯,人們其實不會記得狄仁杰和包拯在歷史上做過什么,只曉得他們能平冤昭雪。
似趙二這樣的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戲,這看戲,對他而言,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鄉下的士紳們,不屑于教化他,認為他是粗鄙之人。讀書人們的話,他也聽不懂,都是之乎者也的,繞著圈子。
可這戲,他能看明白,而且……不枯燥,看得津津有味。
一場戲已落幕。
好不容易,人們漸漸安靜了下來。
突然……
有人登臺,大呼道:“京察好不好啊?”
短暫的沉默之后。
驟然之間,上千人異口同聲回應,發出了雷鳴的聲音:“好。”
那人又道:“咱們皇上下旨京察,要給咱們小民平冤枉昭雪,大家伙兒說,好不好啊。”
一下子,戲臺下的人,更加的激動起來,聲浪又起:“好的很。”
方繼藩趁著這個間隙,大叫道:“吾皇萬歲啊!”
此時,人們激動不已,聽到有人帶了頭,于是紛紛道:“吾皇萬歲!京察萬歲!”
一下子,似乎所有的情緒都被鼓動了起來。
場面甚至一度失控……
弘治皇帝在此刻,腦海里卻突然閃過了什么。
這…里是平谷縣。
一個左右不靠,雖屬京畿之地,卻又遠離京畿的地方。
甚至……這么個偏僻的小縣,連新政的恩惠都沒有被波及。
這里的百姓,十之**都不曾見過什么世面。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看著激動不已的趙二,趙二在旁,嗷嗷叫的跟著大家一起呼喊。
便連趙母,竟也跟著呼喊。
那歇斯底里的樣子,分明是投注了情感,只一幕戲,便勾起了他們的同理之心,生出了認同感。
弘治皇帝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這可是一個窮鄉僻壤之地,一群幾乎與外界沒有過多接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