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朱厚照竟也是不信,還拿鎮國府來做賭注,弘治皇帝身軀一震。
這樣說來,方繼藩給的賭注,也是不小吧。
那么……
這方繼藩……何止是九成把握啊。
弘治皇帝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既然太子作了約定,豈有不作數的道理,朕恩準了,他若輸了,朕也愿賭服輸。”
“既然你心里已有了章程,那么,還是照著你的章程來辦吧,唯一令朕煩惱的是,如何將三千儒生送出去呢?”
“陛下,臣有一策。”
“噢?”弘治皇帝不禁狐疑起來:“你又有什么辦法?”
…………
翰林院突然張榜。
要請儒生們至翰林院來講授經義,據說皇帝陛下,也可能會來。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士林震動。
陛下現在越來越偏向科學院,一丁點都不將傳統的儒生們當一回事了啊。
儒生在大明完全無用武之地了,每天閑得慌,跟吃閑飯的人一樣,過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這在無數的儒生們看來,簡直就是天塌了,是禮崩樂壞。
于是,少不得有人開始懷古,有人開始做出今不如昔的感慨。
而現在,陛下此舉,卻一下子,令數不清的儒生們看到了曙光。
陛下這些年,已被奸臣蒙蔽了,現在居然請儒生們去翰林院,聽儒生們講經義,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大儒陳靜業,現在已是門庭若市。
他乃是北直隸最出眾的大儒,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雖只是一個舉人,可他的文章,他對于四書五經的理解,卻讓無數人敬佩。
現在他的門人們紛紛登門,希望自己的恩師,能夠帶著自己一道去翰林院,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不去,實在可惜。
倘若是陛下恰好看重了恩師,那自是再好不過了。
“先生,現在整個江北士林,都在傳言此事,山東,山西一帶的儒生也有人開始啟程了,先生大才,倘若不去,豈不是明珠蒙塵。何況,當今皇上,偏信科學院,長此以往,這天下,再無仁義禮義了啊,請先生以蒼生為念,前往翰林院,我等弟子,與有榮焉。”
陳靜業面帶微笑,看著這些弟子們。
消息……他早就聽說了。
說不想去是假的,可他不是平常的儒生,這等事,不能輕易答應,如若不然,就太自降身價了。
他搖頭:“世俗的事,老夫早不想管啦,我等靜心讀經史,又有什么不可呢?”
“先生……”弟子們跪了一地,淚水滂沱而下:“先生若不出山,蒼生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