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厚照的保證,弘治皇帝卻有些疑慮,不禁道:“朕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到問題出在哪里,朕在這作坊里……”
“父皇所辦的事,無一不是自掘墳墓。”朱厚照道:“這管理一個作坊,哪里能靠節省開支的法子?父皇……作坊是做什么用的,是用來興利的。投錢辦作坊,是為了興利,招募來的上上人等,既是興利,也是奔著作坊能給自己的作坊帶來好處才來的。”
“兒臣想問,這十全大補露,當真是靈丹妙藥嗎?”
朱厚照這般質問,讓弘治皇帝心里不禁有些微怒。
可這個問題……
弘治皇帝打起精神,他認真起來,想了想:“功效是有的,可若說是靈丹妙藥,卻是過了。”
“那么兒臣再問,十全大補露,短時間之內,能夠聲名鵲起,價值不菲不說,還能牟取暴利?”
弘治皇帝:“……”
“當然,它治好了母后,因而……讓為數不少人認為,這確實是良藥。可是……這世上的補藥,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憑什么,十全大補露,就能暢銷天下呢?”
弘治皇帝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他一直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
或許……哪怕是想,他也只是簡單的認為,或許是因為救治好了張皇后的緣故。
根本無從思慮到,在這背后,還有更深沉的原因。
只是……他依舊沒想明白。
哪怕是一旁的劉健和李東陽,盡頭是大明最頂尖的人才,卻也是一無所知的樣子。
朱厚照笑了,道:“因為很簡單,因為十全大補露的出現,能夠無數人帶來利潤。作坊一開,許多的匠人得了好處。還有周文英這些人,他們隸屬于市場部,有七八十人,父皇一定在想,怎么養著這么多的閑人,而且,父皇也一定查過,他們的薪俸,高的出奇,莫說是周文英,就算是最尋常的人,一月下來,也有數百兩銀子。”
弘治皇帝想起了陳彤,陳彤當初就建議,節約這筆銀子,因為在陳彤看來,這些人一無用處。
朱厚照卻道:“他們負責的是聯絡商賈,隨時與商賈們打好交道,他們便是咱們作坊的臉面,吃穿花用,都是最好的。給了他們這么多的銀子,這群京里最頂尖的人,才會想盡辦法,在這兩京十三省,羅織渠道,拉攏商戶。”
“有了他們,這些藥,統統都是交給渠道商去承銷的,也就是我們給商戶們藥,他們給作坊銀子,在父皇看來,作坊似乎是在掙商戶們的銀子,是嗎?”
弘治皇帝咬著唇,沒有作聲,而是默認了。
朱厚照卻是失笑,隨即道:“錯了,作坊從渠道商手里,拿到了訂單,那么就需想盡一切的辦法,讓渠道商們掙到銀子,作坊和渠道商之間,乃是互利共榮的,只有他們掙了銀子,才能保證,咱們的十全大補露能有銷路。”
“所以……父皇,你明白了這一層的關系,就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了。不惜一切代價的進行生產,而不是按照訂單來控制生產,以為生產的越多越好,卻不知,生產量大增,可能影響到渠道商的利益。你裁減了周文英這些人的薪俸,讓他們被迫出走,那么,就再沒有人隨時和渠道商進行溝通,維護好關系。”
“父皇甚至……為了出貨,居然還降價處置,這……簡直就是要將作坊置之死地啊。父皇想想看,這么多的渠道商,下了訂單,大家都是十兩銀子一瓶,可過了沒幾日,居然有人可以九兩銀子拿貨,父皇想過,其他渠道商的感受嗎?哪怕是能九兩銀子拿貨的人,心里也會忍不住要打鼓,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幾日之后,是否還會進行降價。”
“那么,還有誰敢來訂貨。當這成千上萬的大大小小們商賈們,一旦發現出售十全大補露將要承受風險,甚至可能在未來無利可圖的時候,他們為何還要賣十全大補露?一旦他們不賣十全大補露了,那么,這天下各州府,又有誰會到處宣揚十全大補露的功效,一旦無人四處鼓吹,不能讓百姓們就近購買時,這作坊,也就徹底的完蛋了。”
“這個作坊,能迅速的聲名鵲起,就是因為千千萬萬個渠道商鼓吹的結果。父皇這些日子所做的事,卻是讓這些本是有利可圖的人變得無利可圖,自然而然,作坊要衰敗起來,也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了。”
………………
有個美女作者今天生日,呃,好像跟接下來的事無關。妹子開了一本書,叫《騎遇》,嗯……老虎驗過了,這本書的作者,真的是個妹子,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