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當他有了一個更大的平臺,有了更好的機會時,他所迸發出來的思想以及他的功業,只怕………就更加的深不可測了。
只見蕭敬又道:“奴命人詳查,每月按時入學舍讀書者,多為青壯,有近十萬人次之多,蔚為壯觀……”
這是洋洋灑灑的千言書,都是蕭敬在烏拉爾待了近一個月的心血,他是巴不得寫得越細越好,將里頭的所有見聞,恨不能一股腦的寫出來。
蕭敬所言的,自是不摻雜半點虛假,他只忠于弘治皇帝,更沒必要為任何人欺瞞弘治皇帝。
從奉命開始,他就極清楚,陛下想要了解的,乃是烏拉爾的真實情況,唯有據實稟奏,才能討得陛下的歡心。
只是他這一番話,卻是引得許多人嘖嘖不已。
有的人甚至懷疑,這莫不是蕭敬和王守仁串通好了吧?
當然,也有不少人朝王守仁投去的是佩服之色。
弘治皇帝動容,他細細的聽著奏報,每一個字都不忽視,腦海里,烏拉爾的風土人情,以及牧場、農場分布,便漸漸的浮現出來。
呼……
當蕭敬念畢,弘治皇帝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忍不住道:“朕自詡賢明,可現在,朕在想,若朕乃王卿家,可以做到這樣嗎?只怕……連王卿家的一成,也做不到。”
翰林們頓時詫異。
陛下居然將自己和王守仁相比,而且還自嘆不如。
這話……其實是有些誅心的。
但凡皇帝要和你相比,還說遠不如你,這個時候,任何臣子都會顯出惶恐,而后瑟瑟發抖,拜倒在地,說一聲萬死之罪。
可當大家看向王守仁……卻突然窒息了。
這個家伙,還是很平靜的反應,似乎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這一切。
方繼藩也腦子有點發懵。
呃……這個弟子……
哎……難怪在歷史上,被人打壓啊,我方繼藩若是歷史上的劉瑾,我也打壓你,這情商……真是像極了我方繼藩,同樣的耿直啊。
方繼藩畢竟心里是維護自己這個弟子的,便道:“陛下……此言……實為不妥,你看,王伯安他都已經驚呆了。”
可王守仁似乎讀不到方繼藩的用心良苦,卻道:“回陛下,臣沒有受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