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卻發現自己竟是無力反駁。
現在聽到陛下突然一句……是時候了……
王廣心頭一震,他身軀顫抖,下意識的道:“陛下……什么是時候了……是……是什么是時候了…”
他喉結滾動著,似乎就等著天雷從天而降,心里恐懼到了極點。
弘治皇帝拉長了聲音:“朕說……是時候了!”
王廣覺得自己的兩腿肚子在打顫,他張開口,極想說一點什么,卻是發不出一點聲音來。
弘治皇帝卻是突然厲聲道:“不能再似從前那般了,所謂順勢而為,天下在變,朝廷豈有不變之理,今日若不變,明日則繼續困守下去,遲早有一日,這天下要推動著它去變,到了那時,就是社稷動搖之時啊……繼藩的那一道章程,極有道理,只是……還是有些激烈,當下對于讀書人,還需有一些措施,令他們不至絕望才好,朕再想想……”
一定要變……
可是要變……
又不能讓徹底的將讀書人推到對立面,這對朝廷沒有好處。
眼下當務之急,是既要安撫住這些讀書人,同時還要隨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
這是一個考驗,猶如走鋼絲,一旦有所偏倚,便要萬劫不復。
弘治皇帝深深的吸了口氣,目光不由投向王守仁,一臉贊許的說道:“王卿家,真是大才啊,有這樣的人,能為朕所用,這是朕的福氣。繼藩,你教授的弟子,真是越來越讓朕服氣了,真是朕的佳婿啊。”
方繼藩生怕王守仁又說錯什么,立即道:“陛下,這不算什么,王伯安還有許多不足,兒臣一定以后好好的教育他。陛下登極,震爍古今,天下臣民,無不仰慕陛下恩澤,王守仁不過區區布衣,蒙陛下厚愛,方有今日,此誠如周文王遇姜太公,若無文王之賢,何來伯安顯露他的才能。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陛下之功,非文王可比,實乃伯樂之伯樂也,兒臣能生在當下之世,此三生之幸,王伯安,也是一樣。伯安,快來謝恩“
王廣震驚了,這話他聽著都有些害臊,卻是抓不到毛病,只能睜大眼睛,一臉詫異的看著方繼藩。
“哦。”王守仁道:“臣謝恩。”
方繼藩松了口氣,你看,照著為師的話去做,就一定不會有錯。
弘治皇帝卻是搖頭,朝著方繼藩等人揮了揮手。
“少說這些,朕而今,心意已決,卿二人還是想想辦法,這章程,需改一改,不可過于激烈,可既定的事,卻非要做不可,朕既打定了主意,便絕不更改。”
方繼藩立即道:“這個……事情怎么能兩全呢,陛下……兒臣以為……”
王守仁想了想:“臣或許可以試一試。”
方繼藩心里嘆了口氣,這弟子,絲毫不曉得變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