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鰲的回答很完美。
就差一點要義正言辭的駁斥外間的那些流言蜚語了。
什么王鰲是被方繼藩逼迫著去養豬。
什么王鰲被方繼藩所羞辱。
沒有的事。
這都是子虛烏有!
弘治皇帝聞言,心滿意足的笑了。
方繼藩在旁,眉開眼笑的道:“陛下,王公此舉,真是令人欽佩啊,他身居高位,卻是急流勇退,解甲歸田,以太傅之尊,可念及天下的百姓沒有肉吃,居然親自養豬,兒臣看在眼里,心里……卻是佩服不已。”
弘治皇帝大笑:“不錯,繼藩所言甚是,王師傅自幼教授朕讀書,今日言傳身教,朕從他的身上,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劉健等人繼續懵了。
莫非將來自己致士,也要去養豬不可?
否則,就顯得不夠高風亮節了?
弘治皇帝旋即又看了周坦之一眼。
的確,他對于周坦之沒有什么好印象。
可見這周坦之今日衣衫襤褸的模樣,卻也曉得,為了養豬,這周坦之必然是沒少受罪了。
因而,心里也暗暗點頭,此人雖然嘴巴如刀子一般,卻還是一個肯做事的。
弘治皇帝的心情很好,道:“走,隨朕四處看看。“
蕭敬站一旁,道:“陛下,這里臟臭的很……”
弘治皇帝冷然道:“王師傅可以在此,周卿家也在此,朕難道在此走一走,也要嫌此臟臭嗎?”
蕭敬便唯唯諾諾,不敢再作聲了。
弘治皇帝說話之間,隨意的在此走了走。
他雖吃肉,卻不知這豬怎么養出來的,去見了豬圈和食槽,又見了堆積豬草的地方。
王鰲朝周坦之使了眼色,周坦之會意,連忙在前頭介紹:“陛下,這里雖然臟臭,可這豬圈,其實是需每日清掃的,這養豬的目標,就是為了生肉,想要讓豬生肉,除了平時注意喂養之外,最緊要的是,營造一個令他們舒適無憂的環境,只有讓它們免受驚嚇,四體不勤,這肉才能生出來。倘若這環境令它們焦躁不安,又或者是蚊蠅較多,令它們不適,難免使它們不安,這一不安,便容易四處走動,走的多了,肉也就沒了。”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這個道理他懂。
“除此之外,勤于清掃,也可防止疫病……”
周坦之說的滔滔不絕,這本就是尋常養豬的百姓,根本無法去觀察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