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后,肖靜騰終于打開了自己的宿舍門,他腋下,夾著一大沓厚厚的文稿。
同窗們見了,紛紛來噓寒問暖。
肖靜騰面上蠟黃,頭發亂糟糟的,猶如雞窩一般,雙眼深陷,眼里布滿了血絲。
卻只禮貌性的點點頭,隨即便走。
肖師弟這是怎么了?
整個人……看起來變了許多,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于是,人群之中,若有醫學生,頓時眼睛發出亮光。
莫非雷劈……還能改變人的精神?這么說來……倒是很有研究的必要。
一個時辰之后。
肖靜騰那疊厚厚的稿子被送到了周刊。
周刊的諸評委們,在這稿子上,看到了肖靜騰的名字后,先是愕然了一下。
是那個被雷劈的肖靜騰?
人們頓時來了精神,紛紛開始對他的論文進行檢驗。
與其說是論文,不如說是許多篇論文。
這第一篇,便驚世駭俗——《新的物質,電的發現》。
評委們個個皺眉,看著論文,顯然……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甚至已經超出了絕大多數評委的認知。
這一篇論文……立即開始引起了評委們的相互討論,有人認為沒有價值,有人認為……推論的過程,有些想當然。
可當大家看到第二篇,卻又震驚了——《靜電論》。
而這篇靜電論,里頭有大量的舉證,其中有不少,都來自于當初肖靜騰這十年來的猜測,他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靜電現象,定是在物質之中,本身具有電能,而摩擦導致物質內部的結構改變和失衡,最終出現靜電現象。
摩擦生電的現象,同時又引出了他的第三篇論文——《電磁現象》。
評委們此時……已經無法質疑了,因為這三篇論文,可以相互印證,通過大量現實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確實可以讓肖靜騰的論證站住腳。
人們看到了第四篇,卻是肖靜騰最拿手的《電傳導》。
肖靜騰認為,電是可以傳導的。
就如他被雷劈一般,電從烏云之中誕生,沿著導電體最終落在自己身上。
同時又認為,物質之中,許多東西都能導電,譬如銅、鐵,甚至銅鐵的導電性十分優異,與此同時,水也可能導電,而有的物質,卻并不導電,比如,拯救了自己的橡膠。
于是,他進一步推論出《電流熱效應》。
電是會發熱的,這也是為何閃電會發光,肖靜騰被劈中時,通過身上的鐵片和銅線,產生了大量的電弧。
當時人們看到這一幕,只感受到了恐懼。
可置身其中的的肖靜騰,卻在那一刻,清晰的感受到了這一股力量。
而正因為如此……肖靜騰進而推導出了一個可能。
蒸汽的根本在于煤炭的燃燒,燃燒產生的熱量,形成了動能。
那么……電流熱效應,是否也能產生能量?
當評委們翻開下一篇時,卻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電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