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說完這些,顯得非常得意,就像已經預見了方繼藩的一敗涂地似的。
書吏聽罷,倒是在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細細一想,自己所恐懼的……不過是鎮國府,還有鎮國公而已。
可難道蘇萊曼皇帝不夠英明嗎?他既認為可行,且給予了當下這李侍郎如此的信任,令他獨當一面,見機行事,那么……定是因為有極大的把握了。
“那陳莊,你們可曾查探過嗎?”李政見這些書吏,統統服氣,于是不禁道。
“陳莊?此地乃是鎮國公的封地,大明皇帝賜他陳莊十里封地,小是小了一些,可畢竟是在天子腳下,現如今……那鎮國公已投入了數不清的銀子進入了陳莊,修建了諸多建筑,說來……倒也奇怪,其實……許多人都去打探過,大家原以為這建的乃是宅子,可那樓極高,自是宏偉,卻和尋常的宅院,全然不同。”
書吏頓了頓,又道:“更有意思的是,有人查過這些樓的布局,卻是發現,這些宅院,根本無法讓人居住,許多人聽了陳莊,都暗暗搖頭,說是這樣的地方,他們是絕不肯買的。那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至于其他的,也就不知道了,不過……那些樓,若是李侍郎親眼見了,也一定為之驚訝,比大明的佛塔還要高呢。”
李政露出微笑道:“噢,無論如何,卻還需再打探一下,想盡辦法從那些營建高樓的人口里得出一點什么。”
“是。”
隨即,李政就揮揮手:“很好,你們退下吧。”
李政本是生的相貌堂堂,整個人頗為威儀和氣度。書吏們起初見他鼻青臉腫,覺得滑稽,可對談了一番,見他說話不疾不徐,似乎深藏不露,倒也不敢對他造次了。
次日,李政則是入宮覲見,只可惜,大明皇帝病了,李政便從午門回來。
到了國使館,這里熱鬧非凡,卻已排起了長龍。
卻是因為……許多人聽聞新任的奧斯曼國使赴任,都來拜訪。
奧斯曼國現如今極熱門,不少人聽說那里在蘇萊曼皇帝的治理之下,百姓們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只如此,皇帝還禮賢下士,對于儒生極盡優待,凡事讀四書五經,得功名的,便可免賦,甚至沿襲了大明所廢黜的科舉,莘莘學子,可憑腹中所學登科及第。
于是乎,這國使館永遠是京里的熱門所在,有的是覺得在大明無望,想打聽一些若是自己這樣的人過去,是否給予什么厚遇。也有人只是單純的將此地當做內心深處的慰藉。更不必說,自通商以來,商隊往來頻繁,那奧斯曼,畢竟占據的乃是津要之地,陸路的通商,是決計繞不過去的,來拉攏關系的,也不是少數。
李政自是欣然的與來客會談,來的都是綸巾儒杉之人,對方見新任國使竟是漢人,先是詫異,隨即欣喜。
于是彼此入內,各自落座,彼此通報自己的籍貫和姓名,談一些時聞,說的高興了,自是忍不住要吟詩作賦,一抒情懷。
李政聽到最多的抱怨,就是當今皇上已有許多日子不上朝了,成日稱病,這病就沒好過,說到這些的時候,無論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彼此眼神交流一番,露出意味深長的樣子。
又過了一些日子,終于……陳莊那兒有了消息。
陳莊設了新城,那方繼藩將這稱之為西山新城,開始售賣一些宅邸。
消息一出,京里倒是沒有太多的動靜。
畢竟……絕大多數人對于那個不毛之地,沒有絲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