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淮的調教下,一周之后,生協的成員在實驗室工作起來順暢多了,隨后偶爾還會發生類似于方敏將菌落烤熟錯誤,但是至少他們不會把類似的事情歸結于風水問題。
很快,生協第一批用高梁、大麥等糧食蒸餾的糧食酒就生產出來。
盡管不太好,但第一步是成功的。“這東西也算是咱們近一周的成果。”景淮搖晃著瓶子里的500毫升糧食酒,“大家都辛苦了。”
生協的學生們還是挺驕傲的,至少在實驗室真的學到了東西,例如不同化合物怎么鑒定,糧食酒是怎么形成的等等,這些知識不少是書本上一筆帶過的。
韓瑋琪此時也真的對景淮刮目相看,以前的生協是沒有魂的,景淮把生協的魂找回來了。
她也在想,景淮拉贊助沒問題,做小生意沒問題,居然做實驗也沒問題!他真的只是大一的新生?
方敏開始邀功:“雖然是景會長領導有方,但是我們大家的確很努力,比如我吧,現在已經和芽孢桿菌打成親家了。”
景淮將糧食酒倒了一點在紙杯里說道:“方敏居功至偉,不如干了這杯成果的精華。”
方敏剛剛嘗過酒的味道,就比純酒精好喝那么一點,不僅燒喉嚨還打頭,他趕緊擺擺手,表示拒絕。
景淮調侃道:“看來咱們的老方對自己的親家,芽孢桿菌的努力結果不太滿意啊!”
學生們笑作一團。
下一步,景淮會調控釀酒中的菌落比例以及溫度、工藝等,以最低的成本釀造出味道最純正的清香型基酒。
以基酒為基礎再以完美的工藝調配果汁,那就是美味的酒精飲料了。
過程看似簡單,但是站在05年的景淮可以拍胸口保證,此酒的口感絕無僅有,畢竟沒有人會將高價的最純正的汾酒當做基酒再調配果汁賣低價。
在實驗之中,生協的學生們也體會到了真切的感受——為什么沒有人愿意踏踏實實做科研,因為科研變現的速度太慢了。
做金融的,一個概念可以讓股票漲十倍。做工程的,一個項目能夠讓你空手套白狼賺得盆滿缽滿。做互聯網的,一個外掛,或者未來的一個手機游戲,每天閉著眼睛都能數錢。再說近一點,就是在天海大學外的學苑街賣包子饅頭可能都比科研賺錢快。
但是科研不是這樣,它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一步步走下去,一個環節的錯誤可能導致前面的工作全部白做。
生命科學領域,一個科研項目變現需要數年甚至幾十年。又有多少人能夠接受得了這種煎熬?
待功成名就之時,或許人都不在了。
景淮只因為知道本次實驗能夠成功的全過程,所以能夠最大限度地縮短實驗變現的時間,不然按照夏衍團隊的摸索,整個實驗會整整持續三到五年。
生協的人是把實驗做爽了,但是生物工程學院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微生物實驗室做實驗室時都會問到一個奇怪的問題。
“這里誰把酒弄倒了嗎?怎么這么大一股酒味。”
“全是酒的味道,實驗我們都沒法做了。”
今天來做實驗的是大二的學生,他們要做酵母水浸片的設備和細胞數以及死亡率的測定。
但是實驗室的氣味足實讓學生們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