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是改革開放的附屬產物?
難道改革開放真的錯了?
一時間各種猜測議論紛紛,雖然沒有形成形成大討論,可所有人心中都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就如燎原的野火一般,迅速在大家心里面生了根。發不發芽,暫時還不知道。
凡事都是兩面性的,在有的人患得患失的時候,有的人卻歡呼雀躍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這些人當然是跟著沐陽賺到錢的人們,他們什么都不認就認能夠捉到耗子的貓,其他什么都不好使。
于是沐陽給他們再加一把火,只要大家好好干,以后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我保證!
我保證這句話沐陽還對江昆說了。
得了江昆的幫助,沐陽理所應當的投桃報李,雖說現在只是局部的取得進步,眼下的嘗試成功了,可沐陽還是要和江昆匯報一下。
聽到匯報結果的江昆很高興的告訴沐陽不可驕傲,要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不僅僅要你一個人富裕,還要帶領全村人一起富裕,那才算是成功。
沐陽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趁機向江昆要政策。
他的理想當然不只是在村里面小打小鬧,小富即安。
以一個重生者的眼光來看,他看到的是遍地熠熠金光,只等著他去撿拾,可問題是他要撿拾這些金子,得要有盛裝的器物。
在眼下的時局當中,這個器物不能私人擁有,只能是公家,于是沐陽就想要公物私用,他就得要江昆這個拿著器物的人開口,給予他權利,使用這個器物的權利。
當然,他還是會投桃報李。
給予一定的補償,給予江昆該有的成績。
江昆也不是傳統的人,他有大理想,大愿景,而要實現自己的一切,他不能赤膊上陣,他需要有人沖鋒陷陣,而這個人就是沐陽。
于是兩個人一拍即合,沐陽提要求,江昆酌情給答案,江昆提要求,沐陽酌情給答案,兩人討價還價,不亦樂乎!
最后江昆的一個問題,是勉勵,是鼓勵,也是期待,沐陽當然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說那么多廢話,開口道:“我保證!”
隨著一切都順利開展,專場這邊沐陽來的次數少了,這邊一切交給趙徳柱他大可以放心,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得想辦法找一個信得過的財務人員,一個人沐陽盯上了村委會的會計史明生,史明生也主動和沐陽接觸過幾次。
他一直在村里做會計,前面沐陽招工的時候,他還想著自己的職務,一直猶豫著,可眼看大家都發了財,翻身農奴把歌唱,他再也坐不住了,主動找了沐陽幾次,沐陽不可能來這個口子,人夠了就是夠了。
隨著建筑隊接到的訂單的增多,沐陽分身乏術,他想到了業務嫻熟,為人忠厚,極有原則的會計史明生,一個過去的初中生,如果他能誠心實意的幫自己的話,財務和后勤問題都能甩手給他打理。
于是沐陽在史明生再次接觸自己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要來倒是有一個位置適合你,但你得辭去村上的職務,我給你一天時間考慮!”
沐陽嘴上這么說,可財務管理人員關系重大,別說他不認識其他人就單單眼下,要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確實不容易。因此他希望史明生能夠過來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