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搖搖頭:“無論如何,要忍耐。周當家再不濟,那也是京城的地頭蛇,何況我們并不是過江的強龍,就算是,也難壓地頭蛇。此番他以汀州商會的名義運送賑災糧款,我們是互利互惠,犯不著把事情鬧僵……”
宋小城低下頭:“狀元大人提醒的是。”
沈溪皺了皺眉:“六哥,你還是跟以前一樣稱呼我小掌柜或者小當家便是,我在京城這邊,難得有六哥幫忙,一口一個狀元大人,聽來頗不習慣。”
宋小城笑嘻嘻道:“這怎么成?您如今高中狀元,我又不太記得您的官職,只好稱呼您為狀元大人,聽起來蠻親切的,以后見了人,我就跟人家說,我是狀元大人一手提拔,倍兒有面子。”
宋小城學習能力很強,剛來京城幾天,“倍兒有面子”這種京片腔音已經說得有模有樣。
沈溪稍微一嘆。
宋小城是個聰明人,如果調教得當,能幫他做不少事,就怕不學好,等有了自己的提攜獲得一定權力后,想不浮躁很難。
現在宋小城感念自己和惠娘的知遇之恩,可誰敢保將來如何?
三人抵達壽寧侯府外時,又是一片車水馬龍的景象。
沈溪心想:“壽寧侯府恐怕是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壽寧侯府號稱“小吏部”,但凡想請托送禮求官之人都會上門拜訪。因為壽寧侯府賣官鬻爵那幾乎是明目張膽,偏偏朝廷上下沒一個人敢對張氏兄弟指手畫腳,當初李夢陽不過是年輕氣盛參奏了張氏兄弟一本,就險些遭陷害致死。
弘治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兩個小舅子在外為非作歹,但怎么都下不起心懲戒。
張氏兄弟貪污再多,也記得給姐姐姐夫和小外甥送去其受賄來的大半收入,等于是為朝廷創收。
弘治皇帝想從正常渠道得到這么多的孝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如今犧牲的僅僅是些不入流的“傳奉官”的名額,把官賣出去,銀子收上來,手頭有銀子賞賜大臣讓他們為自己賣命,還能修繕一下宮殿,節省開支,何樂而不為?
對壽寧侯府憤憤不平的主要是考科舉的讀書人。
寒窗苦讀十余載,還不如那些荷包里有銀子的人功名來得快。這年頭當個舉人,最多只能在知府、知縣衙門當個小吏,又或者在地方縣學、府學教書,可在張氏兄弟這兒只要把銀子孝敬夠,就能被皇帝委命為詹事府和六部、寺司等衙門的官吏。
張氏兄弟越來越受到中下層士子的嫉恨,但躋身朝堂的中下層官員,則是巴結還來不及呢,誰肯站出來怒斥其非?
***********
ps:第三更送上!
為彌補昨天沒有爆發的遺憾,今天應該還有三章,請大家多多訂閱和月票支持!碼字去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