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翰林正要往宮門去,朱希周走到沈溪辦公桌邊,輕聲說道:“沈修撰,昨日壽寧侯以洪武、永樂舊事相問,多半是與今日經筵陛下的策問有關,你可有準備?”
沈溪聽朱希周說話的口氣,料想他已提前問過王瓚等人,又怕翰林院這面口風不一,所以提前跟他打招呼。
在一些不太好解答的策問中,無論朝廷哪個衙門,基本都是作出“共進退”的策略。
沈溪微微搖頭:“在下初入翰林院,于開國初年的史料多有不明,還請朱兄多加提點。”
朱希周露出個“算你識相”的神色,囑咐道:“無論陛下怎么問,我們都以‘懿文太子薨,太祖傳位太宗’來應答,那就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沈溪點了點頭,心里卻在想:“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被謝遷強迫著跳出來充當出林鳥的那個,無論你們如何保持口風,要是皇帝問到我的話,我只能據實而言,不然就跟自己先前的奏本自相矛盾了。”
沈溪此時只能寄望于壽寧侯張鶴齡,若張鶴齡能替他把該說的話說出來,弘治皇帝或許不會提奏本之事。
就算把奏本提出來,也未必會說是他寫的。
最后弘治皇帝如愿以償,撥亂反正,恢復建文年號,為天下士子稱頌,而他也不用背罪過,以后還能受到弘治皇帝的特別留意和提拔任用,那就皆大歡喜。
可仔細想想,要想皆大歡喜,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到了宮門口,需要稍作等候才能入內。
王公貴胄、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并未在等候之列,不過在翰林院中掛職的侍講學士、侍讀學士等官員,包括王鏊、焦芳、李杰等人都在。
這些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偶爾也會作為經筵講官出現。
但因知經筵事的程敏政被罷官下獄,這次經筵到底由誰來主持,外界不得而知,按照規矩來說,內閣大學士一般不會負責經筵。
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不是王鏊出來主持,那就是要從三位內閣大學士中選擇一位出來,否則其他人還真沒這資歷。
王鏊算是翰林院掛職人士中名望最高的,在程敏政被罷官后,目前是他暫代翰林院掌院事。
可沈溪猜想,皇帝派謝遷出來主持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在恢復建文年號這件事上,一直是謝遷出面。
謝遷做事圓滑,沒有劉健那么古板,又沒有李東陽那么講原則,讓別人來主持,肯定達不到弘治皇帝的意圖。
再者,在事有公論之前,弘治皇帝不會將此事告知太多人知曉。
謝遷就是那個知道事情始末,暫時為弘治皇帝保密之人。雖然王鏊也知道事情真相,但論威望,他跟謝遷之間畢竟有一定差距。
*************
ps:第六更!
說到做到,天子承諾補上昨天欠下的章節,今天就履約完成!問心無愧,寫出來的文字才堂堂正正!
這個月比較完美,天子差不多更新了近59萬字,成績也是出乎意料的好,基本名列24小說新作熱銷榜前三,還有七八天沖進首頁銷售總榜,同時在打賞榜上經常名列前十,月票最終也是風云總榜第二十六位,狠狠打了那些叫囂著這個月本書會跌落月票榜100位去的人的臉!
全靠大家捧場,才會取得這樣的佳績,沒有你們的支持,天子什么都不是,真的,成績是屬于大家的,光榮也是大家的,天子感激涕零,除了向大家鞠躬致禮外,便是用連續的更新和爆發來報答大家!
很快就是六月了,天子先祝大家兒童節快樂,永遠都有一顆童心!
六月里,咱們不可懈怠哦,天子依然會每天堅持爆發,也懇請兄弟姐妹,把你們至關重要的保底月票投給《寒門狀元》,還是那句話,成績越好,爆發越多哦!
保底月票,走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