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嘆道:“在我們大明人的思想里,人命是無價的,既然他們非要把人命用真金白銀來衡量,那就先算算我們大明朝枉死百姓的價格。他們在我沿海地區殺了多少人,一條人命六十個銀幣……”
到了這個地步,張濂終于明白沈溪的用意。
沈溪故意引導佛郎機人把贖人的價格說得清楚明白,其實是要來個“秋后算賬”,你佛郎機人不是在我沿海地區殺了不少百姓嗎,先把這筆債償還了,再商討贖人的問題。
張濂心里暗樂:“還是這小子想的周到,這樣不用交人,就能拿到大筆賠償。一人六十個銀幣,無須跟朝廷申報,我與他二一添作五分了便是。”
等滿剌加的人跟佛郎機人一說,佛郎機人臉色大變。
先不論這買賣合不合理,單說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在沿海地區殺了多少人。不過佛郎機人很聰明,連作孽的都不知殺了多少,你們如何知曉?我們隨便報幾個人,賠點兒銀子意思一下,最重要的是把阿爾梅達等人贖回來。
“他們說在沿海殺了幾個村民,加起來總共七人,按照贖人的價格,一共給你們四百二十銀幣。”
張濂在旁邊趕緊提醒:“欽差大人,這殺村民的事……最好別跟朝廷上報,否則你我可要擔責,就說被他們劫持的人,一律按六十銀幣賠償,這么說您看……”
沈溪微微搖頭:“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若不趁著大勝之機上報朝廷,等到被御史言官彈劾,張知府可有把握保全己身?”
“這個……”張濂一臉為難。
沈溪又道:“張知府請放心,我一定會在上奏中為張知府美言,讓朝廷知曉,佛郎機人殺我百姓,是他們背信棄義,與地方官府無關。我還會詳盡描述張知府奮勇殺敵的事跡。”
張濂點頭道:“有勞欽差大人代為說項。”嘴上這么說,心里卻在想,等把賠償的銀子拿到手,你看我認不認賬!
沈溪回過頭對佛郎機人道:“以為隨便說幾個人,就由得你們耍賴?來人,將從船上營救下來的大明朝百姓請到大堂上來!”
不多時,從佛郎機船上營救下來的明朝百姓就到了正堂,他們一見到佛郎機人,一個個咬牙切齒,恨不能生啖這群魔鬼的血肉。
“大人,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小人只是本份務農的村民,未料這群賊人殺到我們村子……他們不是人,我全村上下七十六口人,如今就剩下六人,有兩個在另外的船上沒下來……嗚嗚,我那可憐的娃兒,才九歲……”
佛郎機人四處搶劫,登陸燒殺擄掠后,基本每個村子都會挑選幾個年輕力壯的拉到船上當奴隸。這年代,或許沒多少人識字,但一個村子基本都是同姓,村里有多少人那是門清,讓他們把總數和活著的人數一說,死去多少完全可以算出來。
這頭有人哭訴,那邊已有人扒拉算盤珠計算。
滿剌加翻譯一臉苦澀地跟佛郎機人轉譯,等佛郎機人聽到數字越來越多,臉上都露出驚恐之色。
剛才為何要耍心眼答應給大明朝百姓賠錢?這下可好了,就算把所有船賣了,也賠不起啊!
等把所有數字計算完畢,沈溪手里拿著賬簿,漢字所寫的數字看上去稍顯別扭:“嗯,一共是六百三十二人,那便是三萬七千九百二十枚銀幣。你們先把這些銀幣送來,我們再商談贖人的問題。”
佛郎機人當下就呼喝一聲,滿剌加翻譯一聽神色緊張,沈溪一猜就知道是喝斥和罵人的話。
張濂走到沈溪身邊,小聲道:“欽差大人,金額是不是高了一點兒?要不給他們打個對折?又或者問問他們有多少銀幣?”
“到底如今百姓都已經死去了,就算有賠償,不也沒苦主收不是?”
沈溪冷聲道:“張知府的話,在下不能茍同。他們贖人的價格是六十銀幣,一視同仁,我大明的百姓自然也應該值這個價,否則,豈不是說我大明百姓,及不上番邦子民?”
張濂趕緊道:“欽差大人可千萬別誤會,下官絕無此意。”說完,張濂開始抹冷汗,這話要是讓弘治皇帝知道,不剝了他的皮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