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朝議把問題提出來,就算弘治皇帝臉色再難看,這問題也要議論一下,可上到內閣大學士,下到九寺正卿、京兆府尹、侍郎、少卿等官員,沒一個愿意對此事發表意見。
明擺著的事情,有人利用沈祿把內府存在的問題凸顯出來,誰出來說話,就代表誰是背后給沈祿指手畫腳的那人……主動跳出來承認,那豈不是自找麻煩?
“諸位卿家以為呢?”
弘治皇帝見遲遲沒人出來說話,語氣轉而變得冷淡,目光掃過在場官員,好像在說,你們哪個人跟通政使沈祿說了這些鬼話,讓他挖皇家的墻角?
首輔劉健道:“陛下,朝中尚有大事要議,此事不妨交由工部詳查,容后再議。”
朱祐樘看了劉健一眼,勉強點頭。
劉健主動站出來,目的是緩和大殿里的尷尬氣氛,沈祿上來說了不該說的話,讓弘治皇帝丟了面子,這會兒朱佑樘也希望能岔開話題,當下道:“著工部魯尚書前去徹查。”
此時工部尚書魯鑒跟吃了蒼蠅屎一樣難受……我當工部尚書沒多久,好事沒讓我攤上,麻煩事倒一件接著一件,這頭還催著鑄炮,那頭就要去查內府營造克扣,我這是閑得沒事干了?
但既然皇帝已經吩咐下來了,魯鑒還是趕緊行禮道:“臣遵旨。”
因為有沈祿上來開了個不好的頭,這次朝議氛圍有些壓抑。
接下來幾件事,無非是哪個地方受了什么災,損失有多大,需要撥錢糧賑濟,同時安撫無家可歸的災民。
事情跟沈溪無關,他也就在后面聽個熱鬧。
各部的人,包括內閣大學士都發表議論,重點都在于給朝廷省錢,這倒也符合弘治皇帝的心意。
朝議到了中段,終于說出一件跟沈溪有點兒關系的事情,就是工部鑄炮的進展。
兵部尚書劉大夏之前提出為九邊再鑄造兩百門佛郎機炮,朝廷從去年開年就進行籌備,十月正式開鑄,一直到今年三月,兩百門炮鑄造完畢,但質量參次不齊,合格率尚不到六成。這讓劉大夏頗為不滿,劉大夏認為工部在鑄炮之事上有所怠慢和敷衍。
沈溪聽出來了,所謂朝議,也不過是朝廷各職司衙門在朝堂上扯皮。他這種芝麻綠豆官,在旁邊聽個大概意思就行了。
***********
ps:第八章到!
啦啦啦,天子努力啦,請大家多多支持,來一波訂閱、打賞和月票鼓勵哦!謝謝您的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