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是居庸關半年來收到的所有戰報,請您查閱。”
李頻讓人將兩箱子戰報抬進沈溪中軍大帳,沈溪打開來看過后不由皺起了眉頭,心想:
“李頻也太高看我了吧?以為我是神仙,居然能看完這么多戰報?其實最多將十天半個月的戰報送來即可,一次送半年的戰報來,莫非是累不死人不罷休?”
李頻見沈溪站在箱子前,拿起兩份戰報隨便翻看一下就放下,以為自己送來的戰報不夠完善,連忙問道:“大人,您看是否有必要再送些……”
“本官只是想查閱這半個多月……最多不超過一個月,韃靼游騎在居庸關附近的動向,這么多,一次可看不完。”沈溪輕嘆。
李頻這才意識到自己行事孟浪,慚愧地說:“在下生怕大人嫌末將準備得不夠充分,這些……事前并未匯總過,需要末將找人重新整理過嗎?”
沈溪一擺手:“不必了,只要抬頭有時間標記便可。李總兵,你先回去休息吧,本官連夜看過。要是韃靼人有何新動向,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
“是,大人,您先查閱,末將這就告退。”
李頻原本想留下來跟沈溪談論一下當前的戰局,但又不敢違背沈溪的意思,張張嘴欲言又止,最后恭敬告退。
在這關城中,李頻儼然把統轄權交到了沈溪手上,而將自己當作沈溪的馬前卒看待。
面對這么多戰報,沈溪一陣頭疼,沒人來給他整理,所有戰報都是用晦澀的文言文寫就,沒有標點符號,想從中找到韃靼人的蛛絲馬跡著實有些困難,他只能挑揀一些相對重要的戰報連夜審閱。
一直到半夜,沈溪看了不下二百份戰報,能找到的有用東西很少,最后看得不耐煩了,簡單收拾過,準備回寢帳休息。
等沈溪走到大帳門口,掀開厚厚的簾布,發現一個身影在門口,迎著凜冽的北風來回踱步,沈溪打量一眼,眉頭不由皺起:“李總兵,你這是……去而復返,還是尚未歸去?”
李頻走過來,向沈溪恭敬行禮:“大人,之前末將一直有些話想對您說,卻不知當講不當講?思慮良久后不得答案,只好回來請示您。”
“說吧。”
沈溪知道,這話話頭已經打開,那后面必然要將話問清楚。
李頻道:“大人,是這樣的,居庸關乃我大明京畿防備的北大門,也是最為要害之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但天下承平已久,居庸關久未被外夷襲擾,以至于關城防備松懈,如今實際配備兵員尚且不到五千,刨除老弱病殘以及臨時征調的民夫,實戰兵員數量僅為三千五百之數。要是北夷突然殺來,關口……恐無力阻擋!”
沈溪想回答,那又怎樣?
大明邊關防備就是這樣,不可能將所有兵員配備完整,這里面除了軍戶和當地的老百姓逃亡導致兵源不足,還有便是吃空餉的緣故。
沈溪皺了皺眉:“近年來,西北各關口逃兵役現象嚴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