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說的這些事情,讓蘇敬楊和王禾派人調查,可能一個月都查不清楚。
在沈溪手底下這些人中,只有云柳和熙兒跟著他從西北戰場上回來,立下赫赫戰功,沈溪現在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云柳和熙兒了。
沈溪道:“這次地方叛亂,既然不是一個部族鬧事,那就說明朝廷推行的土司制度的確出現了問題。天災**時,各少數民族村寨遭到朝廷和土司兩層盤剝,豈能甘心等死?”
“不過就事論事,背叛朝廷始終不對,叛亂最終平息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看誰來領兵了。這兩天你們可能要忙碌些,再派人前往武岡州調查情況,兩三日內,我部兵馬將暫且留在邵陽,按兵不動!”
云柳有些焦慮:“大人,既然您已經帶兵抵達寶慶府城,若不快點兒出兵南下,恐怕御史言官會……”
沈溪笑了笑,不屑地道:“管他們作甚?出兵之事,應由我這個三軍統帥作決定,如果御史言官能決定戰場走向,他們早就迫不及待上戰場建功立業去了。靖州府很可能已全境淪喪,若不能從武岡州打開缺口,本官會考慮從辰州府的黔陽南下,順帶試著跟桂省兵馬取得聯系……”
因為戰爭已不局限于湖廣一地,還包括了桂、黔兩省部分地區,沈溪作為湖廣、江贛兩省總督,要調度其他省份的兵馬屬于越權。不過,黔省他雖然管不著,但桂省那邊,因他做過東南三省沿海總督,人脈相對廣泛,他說要調兵,那邊會給他幾分面子。
這件事就算捅到朝廷,朱祐樘也會答應讓沈溪來協調各省兵馬平叛,因沈溪在軍事上的造詣有目共睹,對于協調兵馬進剿之事他并不是很擔心。
但沈溪不急著南下,因湖廣西部和南部地區,地理復雜,窮山惡水,正因地方貧瘠荒蕪偏遠,才會被朝廷撥給土司管理,而各少數民族也正是靠朝廷鞭長莫及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沈溪可沒打算翻山越嶺去平叛,這年頭沒有公路,走那種羊腸小道剿匪,指不定頭頂就有人往下滾石頭,到時帶多少兵馬都要葬身山澗之中,再高的謀略、再強的兵馬也是白搭。
武功再高也怕板磚嘛。
云柳問道:“大人,那是否需要集結邵陽府及周邊衛所兵馬?”
沈溪道:“暫且不用,本官先用王將軍和蘇將軍兩部,步步為營,將叛亂扼制住,控制在小范圍內,再逐步蠶食。這仗得慢慢打,不著急!”
云柳和熙兒不理解沈溪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心態。
換作以前,沈溪領兵那叫一個風風火火,快刀斬亂麻般摧城拔寨,但到了湖廣后,沈溪就好像變了個人,顯得懶懶散散不務正業,成天搗鼓“奇技淫巧”的東西,非云柳和熙兒能理解。
沈溪最后做出總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湖廣戰場最大的不同,是這里的地勢不利于官軍行動,況且本次戰事是大明內部矛盾,只要可以將矛盾化解,其實沒必要一定要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
“故此戰中,安民大于平叛,政治舉措大過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