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沒有回家,或者去他長安街的別院,而是直接去了文淵閣,他想探聽一下給太皇太后周氏加封謚號的問題,作為內閣大學士,這件事他不得不上心,因為此番亡故的是皇帝的親祖母,有著血緣上至親關系。
朱祐樘從來都是孝子,當上皇帝后對身邊人可說是仁至義盡,就連丈母娘死了,都以國喪的規格辦理,更別說現在死的是親祖母。
謝遷原以為劉健不在,等進入文淵閣后院,才發現劉健和李東陽相談甚歡,看來商議事情已有一段時間了。
正對著公事房大門坐著的劉健,看到謝遷的身影,頓時閉上嘴,向李東陽使了個眼色,隨后才笑瞇瞇問道:“于喬怎過來了?”
謝遷嘴角浮現出個不易讓人察覺的苦笑,心想:“我身為大學士,到內閣來難道有錯?”
既然別人對他有敵意,他也不會報以好臉色,謝遷冷淡地說:“周太后過世,陛下多半要召我等前去商談,只是過來等候……”
李東陽道:“于喬不必擔心,太皇太后的喪禮不用著急進行,治喪之事應由內帷主持,我等不過需就加封一事而進言,等明日朝會時再議不遲!”
謝遷瞇眼打量李東陽,不知道對方為什么那么確定第二天的朝會會順利舉行。在謝遷看來,隨著太皇太后周氏病逝,弘治皇帝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過問朝政。另外,治喪絕不會只是內宮的事情,畢竟朱祐樘會努力爭取讓自己的親祖母跟親祖父合葬。
作為孝子孝孫,朱佑樘不可能不這么做,尤其是要在給兒子樹立表率的關鍵時候,萬一兒子將來胡鬧,在他老娘病故后,不讓老娘跟自己合葬,那就麻煩大了。
謝遷問道:“當真不用我留守翰苑?”
李東陽正要代劉健回話,劉健忽然站起身,語氣顯得有些陰沉:“老朽年老體力不支,無法在此恭候,賓之,你跟于喬留守吧,老朽先回去歇息,入夜后再回來……”
這話沒毛病,畢竟劉健年歲大了,需要多休息。但謝遷望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臉上苦笑更甚……這都已經天黑了,什么叫入夜后再回來,難道等明日天黑?還是說錯了等天亮回來?
劉健要走,謝遷不能阻攔,起身相送。
劉健倒也沒表現出對謝遷多大的杯葛,甚至駐足跟謝遷仔細交待一番,請他務必留下陪李東陽守夜。
謝遷心道:“總歸是苦差事才想到我,今日內閣守夜,怕是個苦差事,指不定幾時陛下就會臨時起意,擬定治喪人名單,若再開皇陵以令周太后與英宗合葬,那可真是勞民傷財!”
謝遷一向不主張皇室在喪事上大操大辦,希望盡量節省些,至于開皇陵合葬之事,他更是從開始就不準備對皇帝提出,但不管是他還是劉健、李東陽,都非常清楚,朱祐樘必然會提出這件事,只是時間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