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隊長解釋道:“兩位大人誤會了,米糧是大人私下里送給你們的,算是二位大人到軍中履職的禮物。若你們不想接受饋贈,可以選擇不收,之后跟著大家伙兒一起吃大鍋飯就是!”
張永和劉瑾對視一眼,二人從來沒聽說過“大鍋飯”這個詞匯,劉瑾問道:“問你一句,什么是大鍋飯?”
侍衛隊長客氣地解釋:“這是大人定下的規矩,軍中以三十人為一隊,圍著口大鍋進食,每日兩餐管飽,負責守夜的將士會加餐一頓,但飯量減半。軍中一切人等不得私設小灶,否則以軍法論處……”
監軍太監在軍中吃小灶,一直都是定規。
張永和劉瑾都跟沈溪打過仗,以前要求可沒這么嚴格,甚至土木堡戰事最緊張的時候,張永私自讓人開小灶生火做飯,那時沈溪知道了也沒說什么。
只是那時就算開小灶,煮上一鍋米粥,米粒卻清得可憐,反倒是軍中開灶,會有大批暴斃沙場的戰馬、驢子、騾子等牲畜的肉和骨頭熬煮而成的肉湯,因此張永除了實在餓得不行外,基本不會開小灶。
現在沈溪居然想斷了二人開小灶的資格,讓兩位監軍太監非常不滿。張永道:“咱家于江南水土不服,吃不慣這邊的飲食,非以北方人的方式進餐不可……你們回去跟沈大人說,咱家這邊必須要有單獨一灶!”
侍衛隊長客氣地回絕:“不可!”
張永漲紅著臉,正要大發雷霆,劉瑾卻以平和的語氣勸說:“罷了罷了,軍中將士吃什么,咱家便吃什么,糊弄一餐也就過去了,難道沈大人還會差餓兵不成?若我等實在饑餓,換個大碗去多吃一些便是……”
侍衛隊長突然想起什么,擺擺手,讓士兵送來兩副碗筷,道:“兩位監軍,碗筷已為你們準備好,其余將士之餐具俱為瓦甕。沈大人怕你們不習慣,專門為你們準備好碗筷,這是沈大人的好意,二位大人要領情才是!”
張永又想上去打人,卻被劉瑾攔下來。
侍衛隊長道:“所有物品戰后一律清點回收,三軍上下不得有任何浪費,損失后照價賠償。兩位大人,餐具等物倒沒什么,若甲胄和兵器有所損失,連卑職都無法為二位轉圜,平日還請保管好……”
說完,侍衛隊長便拿出清單,讓張永、劉瑾簽字畫押。
張永死活都不想在清單上落名,劉瑾倒沒多大抵觸情緒,先把押給畫了,再按上手印。見士兵沒有離開的意思,虎視眈眈看著自己,張永這才罵罵咧咧,簽字后將手印摁上。
侍衛隊長見事情完成,就要帶人離開,張永氣急敗壞地喝道:“幾個意思,東西都清點完畢了還不往帳篷里送,這就走了?”
侍衛隊長腳步絲毫不停,仿佛沒聽到,帶人徑直離開。
張永暴跳如雷,站在帳門前破口大罵,倒是劉瑾嘆了口氣,道:“守庵,不必著惱,沈尚書如今隆寵集于一身,自然驕橫跋扈了些。”
“此番對你我而言,不過是下馬威,警告咱們不要壞他的好事。既然明白他的意圖,咱就當什么事情都沒發生過,自行搬進去就是,明日找人將米糧賣出去,如此也有幾錢銀子入手,以后打點人才有閑錢……你以為以沈大人的智計,還能餓著你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