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聽到這話,不由狠狠打量謝遷一眼,好似怪責謝遷站出來說話,他心想:“之前已派人去查探過,皇陵那邊已將泉眼堵上,現在讓楊子器去查,必然是查無實證,這不是推楊子器送死么?”
“陛下,此事不可!”劉健上前奏請。
朱厚照怒道:“劉少傅,你到底什么意思?楊子器無中生有,朕讓他去親眼見證一番,難道朕有錯?”
“這算是朕給姓楊的一次機會,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這件事朕就此做決定了。”
“蕭公公,這件事由你去辦,你帶著楊子器去一趟泰陵,如果查證皇陵出水,朕讓你當場將姓楊的釋放,官復原職,同時將那些督工給朕抓起來,朕要好好問他們的罪。但若查無實證,那你直接將姓楊的砍頭。”
“朕倒要看看,姓楊的到底有幾條命,怎么什么事都敢亂說?好了,退朝,退朝,今日朝議到此結束吧!”
朱厚照很生氣,不想繼續將朝會維持下去。
雖然此時他離開仍舊有撂挑子的嫌疑,但至少事情找到了一個妥善處置的方式,在場朝臣不敢阻攔。
等朱厚照離開,大部分朝臣都在打量前排的劉健、李東陽和謝遷三人,很多人都佩服謝遷,之前難以轉圜的尷尬場面,居然被謝遷轉呈的一份奏本給輕易解決。
但此時劉健對謝遷卻沒有那么滿意。
劉健道:“于喬你這是何意?你如此上奏,不是讓子器去死?”
謝遷好奇地道:“劉少傅的意思,我沒太聽明白,我幾時要推人去死?一切決定,都乃陛下做出,若劉少傅有什么好主意,大可去跟陛下提及,我不過是將地方知縣的議論呈報陛下所知,現在是陛下做出決定!”
“若楊子器無中生有,褻瀆皇陵,判個死罪不為過吧?”
“你!?”
劉健怒火中燒,但他聽出謝遷話中有話,似乎有什么辦法能幫楊子器脫罪,否則態度不會如此篤定。
劉健還想說什么,李東陽過來及時阻止他。
李東陽給劉健打眼色,劉健這才沒再為難謝遷,讓謝遷自行離開。等謝遷走后,劉健皺著眉頭問道:“賓之,為何不讓老夫繼續追問于喬?”
李東陽嘆道:“劉少傅,難道您沒看出來,于喬是在幫子器,而非害子器。其實子器留在詔獄中才最危險,讓他出來,走施家臺一遭,還是蕭公公帶人去,總算讓我們能見到人,也好有下一步籌劃!”
劉健想了想,覺得李東陽所言有幾分道理,這才點點頭,將這件事暫且放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