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五軍都督府和各寺司衙門行事,不過是執行決議,至于誰來進行決策,是朱厚照還是劉健差別不大。
等了半天,沒一人出來說話。
李東陽打量身旁的謝遷,眼里滿是疑問:“你謝于喬不是說要挽留蕭公公嗎?怎么事到臨頭卻退縮了?”
朱厚照再次出言詢問:“諸位臣工難道對蕭公公請辭,沒有任何看法?朕還在等你們說話呢。”
到了這個時候,謝遷終于從人群中走出來,所有人都帶著期許看向謝遷,聽聽他有什么話要說。
謝遷拿著笏板,躬身行禮:“回陛下,老臣以為,蕭公公請辭之事……可以準允,新朝新氣象,司禮監更換掌印人選,乃情理中事。”
這話從謝遷口中說出來,并不讓在場大臣感覺意外。
很多人都知道,謝遷其實是內閣劉健、李東陽這一組合擅權的犧牲者,蕭敬則是其幫兇,現在蕭敬引退,對謝遷來說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或許會讓謝遷守得云開見月明。
而內閣其他三人就有些看不懂了,之前謝遷還義正詞嚴地說要挽留蕭敬,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不知這中間出了何變故?
不過即便謝遷出來支持皇帝,劉健等人也不便說什么,因為劉健、李東陽自己也知道,蕭敬既然主動請辭,又在張太后那里獲得通過,其實挽回的可能已經非常小,甚至可以說無從駁議。
朱厚照對謝遷如此沒有營養的發言卻表示贊同,點頭道:“謝閣老說得對,新朝新氣象,朕登基以來,朝廷上下是該有一番作為,那些衙門里的沉官冗員該好好清理一下,就先從京城各衙門開始。”
“馬尚書,回頭你看看這幾年考核成績,那些表現不佳的官員,該撤的撤,年齡到了的就致仕,不要尸位素餐……”
馬文升比在場大多數臣子都要年老體邁,其實他是最應該退下去的一個。之前御史言官數次彈劾馬文升,但因劉健、李東陽不愿意在皇位交接時出現變故,加之馬文升等老臣一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劉健自然不會答應馬文升致仕,總是在票擬中駁回。
馬文升出列行禮:“老臣遵旨。”
朱厚照看向劉健,又道:“劉少傅,以朕所知,司禮監更迭掌印太監,對接的衙門便是內閣,如今內閣人手不足,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年歲不小,加上謝閣老這半年多來老是生病……朕不知內閣是否能應付朝中大小事項,需要增加人選否?”
朱厚照居然主動提出給內閣加人,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劉健出列道:“回陛下,蕭公公上乞骸奏本,老臣認為此事當允。老臣年事已高,在這里也想請求歸田……”
劉健說出這話,將在場大臣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