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宮。
以劉健為代表的眾多大臣,出現在乾清宮,他們當日參加朝會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讓皇帝兌現昨日諾言,將劉瑾、張苑等人誅殺,再將馬永成等太監送出皇宮,永不召還;其二是請皇帝指定司禮監掌印太監人選,如果不是蕭敬留任,基本上就是由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戴義進補。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看著玉階下自動排成兩行的大臣。
之前負責帶領文臣聯名上書的韓文,正在滔滔不絕列舉劉瑾等人罪狀。
羅列出來的四大罪狀中,除結黨營私和貪污**外,還有就是擾亂朝堂和宮內不檢兩條。
結黨營私和貪污**是太監的通病,沒有太監不貪污**,也沒有太監不結黨營私,不然不會有那么多干兒子。
至于擾亂公堂……其實直到這個時候,劉瑾尚未獲得可以撼動朝堂的權力,只是表現出一定威脅,如今被安上罪名,屬于“防患于未然”,不需要你行差踏錯,只需罪名聽起來合情合理就行了。
而最后一條“宮內不檢”,聽起來好像是生活作風不檢點,但其實指的是幫皇帝吃喝玩樂。
劉瑾等人必殺的理由正是“宮內不檢”這一條,在文官們看來,讓新皇沉迷逸樂就是奸佞所為,罪該萬死。
劉健站在右邊隊列的最前面,他沒有說話,等著韓文將罪名羅列清楚。
左邊隊列第一位的李東陽,作為劉健的發聲筒,待會兒將由他出列“糾正”朱厚照的錯誤,防止小皇帝再為劉瑾等人求情。
等韓文終于將四大罪狀列明,將奏本重新呈遞,道:“請陛下朱批,將劉瑾、張苑等奸賊交由刑部法辦,以正視聽。”
所有大臣都俯首行禮做請示的姿勢,表明共同進退的態度。朱厚照著惱地喝問:“諸位卿家,你們非要將朕身邊幾名常侍置于死地,是嗎?”
聽到朱厚照這番話,很多人意識到,小皇帝還沒有死心,要不然言辭為何如此強硬?他們沒有心思考慮緣由,他們尚不知此時朱厚照多了一道最大的憑仗——如果你們敢讓我退位,那你們就是自己厭棄的那種亂臣賊子,你們有本事就讓我遜位啊!
在有恃無恐的情況下,朱厚照說話語氣沒有昨日那么軟弱,質問中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
韓文堅定地道:“陛下,您一定要誅除這些奸賊!”
朱厚照冷笑不已,問道:“如果朕說,朕不想殺這幾人,當如何?”
“啊?”
在場文官非常吃驚,昨日說得好好的事情,怎么到現在突然變卦了?
難道皇帝思考一夜,認為劉瑾等人不該殺,連尊嚴和信義都不準備遵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