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百感交集,正不知該如何應對眼前之事,突然門房又到了書房門口。
謝遷瞥了門口一眼,問道:“何事?”
門房回道:“老爺,宮里來人了。”
謝遷神色略微錯愕,劉大夏輕捻頜下胡須,道:“于喬,定是陛下召你入宮,若你此時提出乞老歸田,怕是朝堂無人主政,這穩固的江山也會出現極大的變數……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謝遷臉色漆黑,他沒有看劉大夏,凝眉思索,正要跨步出去迎接宮中來使,卻突然想起什么,回頭將之前寫的乞骸骨奏本給撿了起來。
劉大夏沒有多言,二人一起到了府門口,見到宮里來人。
隨后謝遷回后院換上朝服,進宮面圣,劉大夏也回兵部做安排。
……
……
乾清宮內,朱厚照正襟危坐,這是他掌權以來第一次接見朝臣,且還是謝遷這樣素有名望的內閣大臣。
朱厚照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盡量拉攏,讓謝遷幫自己做事,讓朝堂不至于出現分崩離析的狀況。
但以大明政治體系來說,就算內閣三名大學士都請辭,也不至于出大亂子,軍隊牢牢地掌控在皇帝和勛貴手中,六部和各寺司衙門各司其責,人才多的是,朝堂離了誰都能正常運轉。
“……謝先生,朕一向敬重您的為人,您在朝兢兢業業多年,朕也聽過您的經筵日講,算是您的學生,以后朝廷的事情還要多仰仗先生……”
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朱厚照的嘴巴很甜,他知道,再拿出應對劉健和李東陽的態度,那他就要徹底成孤家寡人了,而且站在他的角度,他更喜歡謝遷這樣善于察言觀色、進退有據的大臣。
劉健和李東陽為人處世一絲不茍,仿佛嚴厲的尊長,讓人一看就心里發怵。謝遷的性格很隨和,隨時笑瞇瞇的,做事更為圓滑。
還有一點,謝遷跟沈溪關系親密,朱厚照一向對沈溪信任有加,愛屋及烏之下,朱厚照對謝遷好感倍增。
謝遷可不慣朱厚照的壞毛病,直接拿出自己的乞骸骨奏本,上前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處置朝事已力不從心,請陛下恩準,讓老臣回故鄉余姚,安心養老,從此之后不問朝事……”
朱厚照原本滿心期待,聽到這話后,臉色瞬間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