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謝遷這話是當著朝臣的面說出來,那熊孩子必然會賭氣直接答應下來,但現在謝遷是在私下場合提出請辭,他就算想賭氣同意,但細細思索一番,這么做只會讓朝堂亂成一團,于大局無益。
朱厚照苦口婆心地勸解:“謝先生,您這又何必呢?以前劉少傅跟李大學士如何對您,難道您不知曉?您可是內閣輔政大臣,父皇在世時便說過,謝先生的能力在內閣數一數二,父皇一向不會偏袒誰,連父皇都說先生被打壓,現在朕為您打抱不平,為何先生要請辭呢?”
謝遷閉著眼睛,低下頭,什么話都不想說。
內閣三位大學士相處二十多年,攜手打造出“弘治中興”的局面,原本就應該共同進退。在謝遷心目中,哪怕劉健和李東陽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內閣作為一個整體,涉及文官集團的臉面,他該引退還是得引退。
戴義在旁邊給朱厚照打眼色,朱厚照卻不理會,繼續勸說:“謝先生,如果您也離開朝堂,那內閣就無大學士值守,要重新選拔一批出來,能力上有欠缺不說,或許還還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先生還是考慮一下……實在不行,請先生留在朝堂一段時間,以后再提請辭之事,如何?”
朱厚照也學會了妥協,他沒苛求謝遷一直輔佐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謝遷堅持道:“陛下,老臣的確年事已高,無力承擔朝事辛勞,就算有心輔佐陛下,怕也難當此任。”
朱厚照鼻子皺了皺,甚至連額頭也在微微顫動,顯見氣得不輕。最后他道:“這樣吧,謝先生,您跟現在一樣,可以隨時告病回家休息,朕只要你留守內閣,做一個名義上的首輔大臣,這總不會有問題吧?”
皇帝的話讓謝遷頗感意外。
原本在謝遷看來,皇帝就是個孩子,思想不成熟,做事易沖動,不能當作一個合格君主看待。但在他聽了朱厚照的話后,突然發現,熊孩子長大了,說話邏輯清晰,條理分明,不可小覷。
皇帝沒有一味奢求,而是一步步找臺階下,不但給他自己,甚至為謝遷也架好了梯子。
戴義見謝遷態度堅決,趕緊勸說:“謝閣老,您若現在從朝堂退下去,朝事必亂作一團,您也不希望大明江山因此而出現變故吧?陛下也是無可奈何,朝議時劉閣老和李閣老等人實在是……不給陛下顏面……”
以前戴義堅決站在劉健和李東陽一方,但現在情況不同,戴義看到皇帝已逐漸把頹勢扭轉過來,為了避免朱厚照秋后算賬,只能站在皇帝的立場說劉健和李東陽的壞話。
朱厚照趁機道:“謝先生,就當朕求您,請您務必留在朝堂,這也是父皇臨終前對您的囑托啊!”
謝遷眉宇間滿是為難之色,心想:“留在朝堂就能當上夢寐以求的首輔,但為何做出這個抉擇如此艱難呢?我現在是得到地位,但恐怕要遭世人唾棄吧?”
想到這里,謝遷搖頭:“請陛下給老臣一點時間考慮……恕老臣無法直接答應下來。”
朱厚照聽到這話,心里沒那么緊張了,只要謝遷說他要考慮,那就意味著謝遷還是內閣大臣。謝遷一日不請辭,以內閣論資排輩的原則,那他就一定是首輔。
朱厚照道:“謝先生,現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已離開內閣,不知您認為翰苑中誰適合成為新的內閣大學士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