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和劉大夏都忍不住打量劉瑾一眼,不知道這個權閹為什么會突然提到這件事?謝遷心想:“兵部尚書出缺,從來都是能者居之,什么西北督撫回朝擔任,完全是無中生有。”
朱厚照卻點頭:“劉公公言之有理,朕正是因此才打算調三邊總制沈卿家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可現在的情況,總不能讓卸任的保國公來擔此重任吧?”
劉瑾道:“回陛下,大同巡撫劉宇劉軍門,乃三朝元老,其在西北履職多年,為人謹慎,且敢于嚴笞貪官污吏,為官甚是清廉,不若將之征辟兵部以尚書敘用。”
關于劉宇,謝遷非常熟悉,畢竟是首輔劉健一手舉薦的“人才”,屬于文官集團中堅力量,且其在西北多年未曾有過大的劣跡,不覺得啟用劉宇有什么問題。
劉大夏卻有不同的意見,出列道:“陛下,劉宇此人,在西北任職多年,雖有清廉之名,但大同等地卻有以馬匹賄賂朝中權要之傳統,據悉正是其縱容所致。若此事不查清楚,恐無法安朝野之心。”
朱厚照皺眉:“還有這等事?”
聽到這話,劉瑾趕緊道:“陛下,這不過是民間傳聞罷了……有人以馬匹賄賂朝中官員,并不代表乃劉軍門所為,不若陛下先將其人征調回京,再行查驗,若無問題的話,就以之為兵部尚書。”
朱厚照點頭:“既然無實證,那就先調查一番,如果沒有的話,便讓其暫代兵部尚書之職。朕現在已經決定了,只要西北局勢穩定,就讓沈卿家回朝。劉宇先暫代幾天,回頭另行敘用吧。”
劉瑾不擔心劉宇將來是否卸任的問題,暗自琢磨:“姓劉的送給我一萬五千兩銀子買官,現在我讓他當上兵部尚書,已屬不負重托,他還得再送我份厚禮答謝才行……至于將來人事調動,那是陛下的事情,就看劉宇有沒有本事留任了。”
……
……
朝廷以劉宇擔當兵部尚書雖未完全定下來,但基本不會再作改變。
劉大夏和謝遷離開后,朱厚照問劉瑾:“劉公公,朕說了,先調查一下劉宇是否有賄賂朝官之事,若沒有才讓他擔任兵部尚書,你覺得派誰去調查合適?兵部還是都察院?又或者刑部?”
劉瑾道:“陛下,若以三司派人,會讓人覺得劉宇系戴罪之身,不若從錦衣衛中抽調人手,暗中調查,如此方能知悉真相。”
朱厚照微笑點頭:“劉公公言之有理,明著調查,如果真是那種貪官污吏,劉宇一定會警覺,不如暗中去調查……那你安排人去吧,朕累了,先回去歇息,這件事朕只等你的調查結果了。”
劉瑾好生得意,暗忖:“陛下讓我負責查案,而人手還是我一手舉薦……陛下不怕我暗中通風報信,足見對我的信任。”
想到這里,劉瑾越發志得意滿:“由我來主導調查,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還是要讓劉宇再送一筆銀子過來,如果不是我,他別說當兵部尚書了,恐怕連他現在的官職都未必保得住。這次,少說也要讓他拿兩萬兩銀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