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暉做好了逃竄準備,為防止消息外泄,并沒有跟沈溪打招呼。
諸如盔甲、布帛、酒缸等較為沉重的東西,朱暉一樣不帶,只為輕裝上陣,他知道大雪天帶著這些東西行路,車輪一旦陷進坑里,到時候會拖累整個車隊。
沈溪壓根兒沒加理會。
朱暉出城后,慶幸之余,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難道沈之厚從未在意過老夫去留,只是老夫空擔心一場?”
雖然滿腹疑惑,但朱暉去意甚堅,沈溪越是不加理會,他心里的擔憂愈甚。
臨入夜前,車隊剛行至榆林衛城東五里的馬圈溝,來面傳來馬蹄聲。
來者共四騎,并非是朱暉預料中的前來阻攔,只是為問詢事由。
到了朱暉的馬車前,四騎中一人翻身下馬,顯得很客氣,沖著車廂拱手行禮,問道:“公爺,我家大人讓小的傳話,詢問您為何如此著急?不辭而別不說,還選擇在黃昏時分離城!莫不是有什么要緊之事……”
朱暉讓車隊繼續行進,然后從馬車上跳下來,對前來傳話之人說道:“回去告知你們大人,就說老夫卸任后,在榆林衛城停留時日過長,眼看年關將至,必須得抓緊時間趕回京城向朝廷復命,未及向他請辭,還望海涵。”
“至于夜間行路,老夫之前便已想過,主要是怕白日里行路會有韃靼人偷襲,又擔心夜晚扎營大雪將營地填埋,進退不得,便定好在晚上行路的策略,而在白日扎營休息。讓他不必牽掛。”
問話者沒有再多說,只是行了禮,上了馬,折馬頭帶其余三騎往榆林衛方向而去。
朱暉見到這狀況,終于放下心來,自言自語:“看來是老夫多心了。”
師爺過來請示:“公爺,今晚咱還急著趕路嗎?走夜路怕是不怎么安全啊。”
“走,誰說不走了?”
朱暉惱火地道,“不管怎樣,都要盡快離開延綏地界,若被沈之厚知道朝廷派人來清查錢糧弊政,非派人前來追趕不可……這節骨眼兒上,早離開早省心。”
師爺一副受教的模樣,行禮道:“是,是,在下這就去安排。”
朱暉氣呼呼上了馬車,一股寒風襲來,忍不住哆嗦兩下。他用力搓了搓手,埋怨道:“該死的鬼天氣,若非沈之厚,老夫斷不至于頂風冒雪回京,這一路辛苦都拜沈之厚所賜。”
趕車的車夫聞聲忍不住問道:“老爺,不是被大雪鬧得嗎?”
朱暉罵道:“就你多嘴,若不是朝廷派沈之厚這樣不識時務的家伙來西北,老夫至于如此著急離開?換了誰,都比他容易應付。”
……
……
夜間行路,氣溫低不說,且視野嚴重受阻。
跟隨朱暉一起趕路的侍衛和親兵,一個個精神萎靡,盡管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依然感覺刺骨的冰涼。
這個時代的人基本都有夜盲癥,不時有人慘呼著跌到路旁的壕溝里,嚴重拖累了行路的速度。
若是平常時候,尚可以用火把照明和取暖,可今天晚上風雪太大,火把剛點燃就被大風吹滅,所有人都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