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傳來騎兵奔馳的聲音,大批明軍騎兵從東邊雪原殺奔而來,到二三里遠的地方,朱暉終于看清楚,的確是大明龍旗。
朱暉看著韃靼人遠去的背影,心里滿是忌憚,有種死里逃生的感覺。
他不敢下令對韃靼騎兵發起追擊,只能等來援的大明騎兵靠過來。
過了大約一刻鐘,騎兵直接從厚厚的冰層上過了葭河,到了營地前。
這時候,朱暉才發現,來援的明軍只有一百多騎,數量甚至不及自己部屬的數量。但這些騎兵基本裝備新式兵器,分散開警戒的十多名官兵手上所持赫然是沈溪之前送到西北的新式火銃。
朱暉畢竟是前任三邊總制,他立在營地高處,喊道:“來人報上姓名。”
這些騎兵身上裹著厚厚的盔甲,臉都被遮住,看不清模樣,當前一名白盔將領從馬匹上下來,單膝下跪行禮:“末將林恒,參見保國公。”
朱暉聽到領兵來援的將領是林恒,頓時松了口氣,他從馬車上跳下來,走到林恒身前,將林恒攙扶起來,道:“伯之,沒想到是你,你這是……自何處來啊?”
林恒因土木堡之戰和京師保衛戰的功勞,如今已是延綏總兵下的參將。
林恒恭敬地道:“回公爺的話,末將之前奉命鎮守鎮羌所,兩日前奉調返回延綏鎮駐地榆林衛,未曾想這一路上接連遭遇韃靼騎兵,沿途已擊潰數股韃靼游騎,斬下六顆首級,正要回駐地與沈大人奏稟。”
朱暉聽到這話,徹底打消是沈溪故意給他找麻煩的想法。
“林伯之兩天前就奉調回榆林衛,必不知曉京城那邊的情況……還好他來得及時,不然連命都保不住了。”
朱暉笑道:“快起來吧,此番多虧你趕走那些韃靼人,老夫會向朝廷為你請功。對了,你后面那位就是王陵之將軍吧?”
林恒身后戰馬的馬背上是個身材魁梧的少年郎,聽到這話,他揮舞一下手上雙锏,用渾厚的嗓音回道:“是啊。”
朱暉嘆道:“早就聽說王家郎所向披靡,武勇之盛九邊無人能及,可惜一直無緣得見,今日總算見到了。”
林恒回頭看了王陵之一眼,道:“王將軍,還不快下馬來參見保國公?”
林恒在西北摸爬滾打多年,又是官宦子弟,就算曾是落罪之身,但到底讀過書,對官場規矩極為了解,生怕王陵之得罪朱暉遭其記恨報復。
王陵之雖然虎頭虎腦,但生性樸實,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平日對林恒言聽計從,聞言立即翻身下馬上前對朱暉拱手行禮,臉上卻沒多少尊敬之意。
朱暉一向以慧眼識英才著稱,別人都喜歡稱他為伯樂,他見王陵之此等模樣并未生氣,畢竟人家剛剛解圍救了他一命。
林恒行禮:“公爺,我等這就要回榆林衛城向沈大人復命,您這是往何處去?”
朱暉被問及自己去處,不知該如何回答。繼續上路,他已經沒那膽量,于是問道:“伯之,你沿途過來,真的見到不少韃靼騎兵?”
林恒道:“是的,公爺,雖然韃靼騎兵未成建制,但一路散兵游勇甚多,聽聞乃今年北方大旱所致,那些蠻夷沒糧食過冬,只能大批涌入邊關,到我大明腹地來搶劫過活。”
朱暉咳嗽兩聲,道:“那老夫不去別處了,跟你們一起回榆林衛城便是。”